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華總裁班34位同學眾籌開餐廳破產的故事來了

北京海澱法院網,近日,清華大學總裁班34名學員,通過眾籌開的一家餐廳,因經營不善,經股東會決議向北京海澱法院申請破產。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申請破產的公司於2014年12月成立,是一家經手機社交群成員眾籌設立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位於清華大學東門附近的一家主題餐廳。

微信群眾籌開公司,經營不善破產了

據海澱法院網披露,債務人稱——

設立公司的想法最初是在微信群裡發起的,群內成員有120人左右,均是清華大學總裁高級研修班2007年至2013年不同班級的同學。

公司最初發起設立時有31名股東,股東均簽署了《清華總裁會館眾籌項目自然人/企業法人入股登記表》,後增加至34名股東,後增加的3名股東則簽署了《入股協定書》,期間有發生部分股權轉讓。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公司注冊資本680萬元,34名股東均認繳出資20萬元,持股比例均為2.94%。

自2015年開業經營以來,餐廳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期間雖多次調整經營模式,但仍未能扭虧為盈,目前已經停止經營,經股東會決議向法院申請破產。

根據債務人提交的財產狀況說明及債務清單,公司資產目前僅余账戶資金5000餘元,所負債務20余筆總計300餘萬元,此外還有100餘名客戶辦理的儲值卡費未退。

目前法院已經指定管理人,後續將依法對債務人資產、債權債務等情況做進一步清理。

這是清華附近哪家餐廳?

儘管海澱法院網沒有點出餐廳的名字,但“總裁班”、“股權眾籌”這樣顯眼的標簽,還是不難在網上找到線索的。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搜索發現,這家經營不善的主題餐廳叫做“華清緣”。

最直接的證據,當然是其工商資訊與前文描述十分貼合了。百度百科詞條顯示,華清緣(北京)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由31名清華總裁發展促進會(“清促會”)會員以股權眾籌的形式發起創立。

公司的股東結構,也恰好是30多位股東均認繳出資20萬元。

▲該公司局部股權結構圖(圖片來源:截自天眼查)

2015年1月,華清緣主題餐廳開張時,“清促會”的官網發文介紹了當時的盛況。

“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名長官、嘉賓、股東、同學和合作機構代表共同見證了這個重要時刻。”

“餐廳位於海澱區雙清路88號華源世紀商務樓三層,距離清華東門和清華科技園僅100米。餐廳經營面積1166平米,擁有餐位216個,內設9個大小豪華包房,一個容納100多人的宴會大廳,及一個飲茶休閑,舉辦展覽及沙龍的展廳。”

“餐廳菜品以新派湘菜和創意融合菜為特色,不僅美味可口,從精致點心、特色炒菜、生猛海鮮、滋補靚湯到上等的燕鮑翅參,應有盡有,而且注重挖掘和塑造菜品的文化內涵和養生功能,打造以價值、健康養生、文化為特色的華清緣系列菜品和配套裝務。”

其官網資料顯示,“清促會”於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接受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注:由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管理)的指導。旗下有投融資、房地產、醫療健康、文化旅遊、紡織服裝等多個專業和產業合作委員會。

而在大眾點評上,華清緣餐廳全名為“華清緣·南國小廚”,最近的一則顧客點評發生於2017年11月,目前門市狀態為“暫停收錄顯示”,原因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是“經營不善”導致關張。

▲2015年8月,一用戶在大眾點評上傳的餐廳照片(圖片來源:截自大眾點評官網)

記者多次嘗試撥打大眾點評上提供的餐廳電話,其語音自動提示為“歡迎致電華清緣主題餐廳……”,但始終無人接聽。

那麽,除了海澱法院網披露的“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期間雖多次調整經營模式,但仍未能扭虧為盈”以及具體財產狀況,還有沒有更多“經營不善”的細節?

記者從裁判文書網獲取的一份判決書顯示:

2017年,華清緣公司拖欠某供貨商酒水款近4萬元,該供貨商於今年2月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今年6月,一審判決華清緣公司還款後,華清緣公司提出上訴,到今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圖片來源:截自裁判文書網

此外,天眼查資訊顯示,2015年2月,該餐廳受到海澱區食藥監局行政處罰,罰款5000元;今年3月,華清緣公司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為失信公司。

▲圖片來源:截自天眼查

網友評論——

夜來南風起不來:三個和尚沒水喝。何況34個?

價值漫步:王健林說,什麽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現在我也告訴你,什麽哈佛耶魯,不如你自己敢闖[doge][笑cry]

安排奔現了解一下下:眾籌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嗎?看來要為商學院的反面教材了……

做時間的朋友Daily:理論跟實踐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但也不能全盤認定總裁班,希望下次他們能夠成功

zr雨欣:一個班的同學,也不都是學霸,證明了司機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太極張:清華總裁班眾籌開餐廳破產,這個問題值得研究,只有高校貼牌還是不大好用[允悲],經營戰略,市場戰略,管理落地能力都值得考量。

實際上,“總裁班”雖不屬於學歷教育的一環,但其別稱更為人們熟知——“MBA研修班”或“EMBA研修班”。

▲圖文無關(來源:視覺中國)

相對普通專業碩士來說,EMBA和MBA的收費更高。據央視2016年報導:

一些涉及企業管理、金融投資、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研修班,看上去似乎很高端,大多冠以卓越、精英、總裁這樣的名號,而且有的班名稱前還冠以名校的名字。

這些高價研修班一大共同特點就是學費昂貴,有的要70多萬元,稍便宜一點的也要29800元,學製一年或兩年,每月集中上兩三天課,算下來,平均一天的學費從800多元到16000多元不等。

然而,為什麽學了各種先進的戰略規劃、模式構建、企業管理、市場行銷、團隊建設等知識後,幾十個同學合夥開餐廳,還能開垮了呢?這實在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