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零售變革已來,兆市場正在開啟

從“無人超市”到“半小時送達”,從“未來廚房”到“精簡供應鏈”,在過去一年,新零售的成長引發了消費熱潮。有分析預計,未來幾年,新零售交易規模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15.27%,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8兆元。

站在這一風口之上,不少零售企業都在思考如何轉型和創新。業內已達成共識:數據驅動和科技應用是助力新零售發展的重要因素。那麽,新零售帶來的變革有哪些?新零售未來將如何演化?

針對上述問題,近日,多位業內專家在由上海市市場學會、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零售業的變革——新零售與人工智能”主題研討會上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為更好地推動零售業的變革與發展提供了專業建議。

新零售變革開始

2018年,新零售進入快速擴張和迭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國網上零售額80689億元,同比增長2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2710億元,增長25.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2%。

此外,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新零售交易規模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15.27%,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8兆元。

數字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各方資本湧入實體零售給行業帶來的變革,一邊是合縱連橫、攻城略地,一邊是打磨模式、迭代更新。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系主任蔣青雲在研討會上稱,新零售沒有改變零售本質,只是進入了新時代。零售新時代有三個涵義,即智能時代、體驗時代和轉型時代。

而零售的本質在於,人、貨、場三者之間的聯動及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常務副院長魏航分析,“在人、貨、場中,會產生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現在所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技術,不外乎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改變當中任何一個部分,繼而改變其他部分,這就是零售最基本的邏輯框架。”

他進一步表示,零售的下半場已經開始,變革正在發生。在他看來,變革之一來自於供應變化,也就是全球化、大規模生產過程和定製;變化之二來自於需求變化,包含便捷、品質、個性、體驗四方面;變革之三是新技術,主要包括移動互聯網、物流發展、數據科技、金融科技、數據采集技術、生產技術等。“零售技術的變革最後必然導致新匹配模式產生,並進而導致新零售和新供應鏈形成。”

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宇也提到新零售將從四方面對傳統零售變革。一是新零售體現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產品和服務將更加高效便捷、個性化;二是實現商業流通改造,以數據化為核心驅動商業發展,實現供應鏈智能發展;三是實體商業仍是基礎業態,仍充滿活力和發展空間;四是新零售未來增長動能和亮點是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撐實現線上線下相互融合。

搶佔市場的三大法寶

技術的支撐,助力新零售實現更多可能,也催生著消費新業態和新模式。那麽,在這一動態過程中,企業如何才能夠把握機會,乘風而上?

在銀聯商務產品創新部總經理韓軍燕看來,精準行銷很重要。她表示,對於商戶而言,最大的痛點是引流和獲客。關於獲客,一方面需實現精準行銷,因為零售與行銷息息相關,當下的零售行業獲客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各種行銷方式來提高整體消費的活躍度;另一方面則需借助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幫助零售業務迅速提高自身的獲客能力和經營能力。

銀聯商務總裁、上海市市場學會副會長李曉峰亦表示,新零售變革中,銀聯商務的發展模式是引入優秀算法推動項目落地,並合作外部技術力量進行獨創,實現從傳統的模糊行銷轉變為精準行銷。

魏航提出,要關注場景的建立。“零售變革主要是源於場的變化。”場的演化則需要從人、貨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在此框架下,將零售劃分成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需求即時性,第二個維度是產品標準化程度。而根據需求即時性高低和產品標準化程度高低劃分為四種零售模式。

他進一步介紹,一是“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需求即時性高”,滿足這一部分特徵的新零售未來將會向自動售賣的方向去轉型,包括自動售貨機、無人便利店等;二是“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需求即時性低”,主要以網上銷售為主,如京東、淘寶等綜合電子商務平台;三是“產品標準化程度低+需求即時性高”,如“盒小馬”等方便型便利店;四是“產品標準化程度低+需求即時性低”,主要是傳統購物中心向體驗型消費方向轉型。

蔣青雲則認為,新零售需實現多媒體、多管道的資訊來源、線上到線下的品牌體驗、從O2O到全行銷管理、從傳播通路到價值管理。此外,他還強調新零售戰略的新思維在於“3Q革命”,3Q即情商、智商和逆商。新零售時代需要通過溝通革命提高智商,通過體驗革命提高情商,通過創新革命解決逆商低下的問題。(實習生楊璦竹對本文亦有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