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中日韓影視圈熱愛的男人

電影《祈禱落幕時》國內上映了。

原著作者東野圭吾,再再再次回到我們視線。

東野圭吾的小說,風靡整個亞洲。因情節線、故事性、畫面感俱佳,是妥妥的影視改編寵兒、大熱IP。近幾年,中日韓三國都在爭相改編翻拍他的作品。

今天就來聊聊,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那些影視作品。

1

《祈禱落幕時》是東野圭吾的“加賀恭一郎”系列最後一部。

“加賀恭一郎”系列,影視化開始於2010年日劇《新參者》,之後接連有以加賀為主角的《紅手指》、《麒麟之翼》、《沉睡的森林》一批劇場版。

系列主角加賀,在原書中“身形高瘦,肩膀寬闊,五官輪廓明顯,雙眼深邃,尖下巴。笑容爽朗,目光犀利”,演員阿部寬,是不二人選。

電影《祈禱落幕時》展現了原書中過去、現在兩條糾纏的時間線,最終揭開加賀一直以來的身世謎底,給系列畫上一個圓滿尾聲。而不放在系列單獨看,也是部不錯的推理片。

除了警官“加賀恭一郎”,東野圭吾筆下還有個更出名的偵探形象,“神探伽利略”湯川學。

把科學和推理結合的湯川學,充分展現東野圭吾本人的理工科背景。出演角色的福山雅治,也被粉絲公認無比接近原著形象。

除《神探伽利略》兩季日劇外,中日韓三國分別改編的《嫌疑人X的獻身》,原著也是“偵探伽利略”系列。

先說2008年,日版《嫌疑人X的獻身》。

這版幾乎完全遵照原著,保留故事主要脈絡。增加的湯川和石神兩人相約登山一段,是對兩人友情、交鋒的再渲染。

日版繼承日劇演員陣容,但福山雅治飾演的湯川,風頭卻被堤真一出演的其貌不揚的石神,壓下去不少。

結尾處,靖子破壞了石神的設計,石神崩潰,真切再現原著那句“石神繼續嘶吼著,草薙覺得他仿佛正嘔出靈魂”。

這段無論是還原,表演、調度都是上佳,更將影片情感升華。這也算是目前東野圭吾小說改編電影最成功的一部。

到2012年韓版,弱化推理,強化男主奉獻。正如韓版原定名《完美愛情》一樣,愛情,是這版主體部分。

韓版也是對原著改動最大的一版,不僅直接將把偵探湯川和警察草薙兩個角色合一,更把結尾女主自首,改為只是流淚追車道歉。

不過韓版劇情沒太大缺陷,甚至拋開原著,是部不錯的愛情片。

最後是國內2017年版。因為珠玉在前,所以這部蘇有朋導演作品只得兩字,平庸。

故事,是日版的亦步亦趨,懸念,雖有意加強,但不夠精彩;同時王凱、張魯一、林心如詮釋的角色,好像也差了那麽點火候。

東野圭吾會親自過目每一版影視改編,並要求每版改編必有創新之處,所以不同版本,不會是複製粘貼。但最終成功與否,還是各憑本事。

2

東野圭吾初期是《放學後》式校園本格推理,但他真正突破是在顛覆本格派,開創“寫實派本格推理”。

比如由他的短篇集改編,解構本格推理的日劇《名偵探的守則》,另辟蹊徑,完全以反諷惡搞形式展開故事。

而《紅手指》、《嫌疑人X的獻身》這樣的“寫實派本格推理”,不同於其他推理小說將謎底放最後,開端就揭示罪犯身份、犯罪過程。

他的作品和歐美黑色電影、硬漢偵探片傳統也不同,無關財產爭奪、官商勾結、政府陰謀,更多以情感為基礎。

因此有些作品對角色內心剖析較多,比如《白夜行》,改編難度不小。

《白夜行》最初影視化,是2006年日劇版。

這版繼承日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綾瀨遙和山田孝之兩個主演,以及再創收視神話的願望。所以兩個主角選取,算不上適合。

同時因為創作基調是黑暗底色的純愛,也增加了不少情感細節。

相比之下,2009年韓影版《白夜行》更成人化、更殘酷。

有孫藝珍主演加成,不少大尺度鏡頭做噱頭,可這版缺陷也很明顯,砍掉不少主乾情節後,角色動機變得有些曖昧不清。

不過在呈現原著結尾的三個版本中,最有力量的還是這版。正如原著“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之後2010年,日本拍攝電影版《白夜行》。

這版啟用堀北真希、高良健吾等新的演員班底,但電影結構如一盤散沙,不看原著,很難明白故事進展,改編並不成功。

日劇版、韓影版和日影版《白夜行》,影視改編都達不到《嫌疑人X的獻身》的水準。

究其原因,是兩書有本質不同,《嫌疑人X的獻身》隻圍繞單個案件,短小有力。但《白夜行》十九年的時間跨度,劇集體量才勉強夠用,電影都顯得破碎。

就像同樣有孩童到成人時間線的《流星之絆》,改成日劇明顯從容不少,還有余力加點輕鬆元素。

《流星之絆》

《白夜行》原著碎片式描寫、留白和冷峻視點,加上讀者的高期待,注定這部代表作的影視化困難重重,無法複現原書高度。

3

高產到每年出兩三本書的東野圭吾,還將科幻、奇幻、超自然等元素融入小說,不過水準良莠不齊。

比如三池崇史執導的《拉普拉斯的魔女》,有超能力、精神分裂等元素,可惜原著和成片都平庸的像流水線作業。

和罪案無關,東野圭吾一改對人性醜惡的尖刻揭露,基調溫暖的《解憂雜貨店》,倒是空前成功。

中日兩版改編,都對原書進行取捨。日版主要選取魚店音樂人,出軌妻子的女兒和陪酒女逆襲;國內版選擇魚店音樂人、陪酒女逆襲和愛披頭士的男孩;兩版都刪除運動員的故事。

故事容量,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

《浪矢解憂雜貨店》

但電影呈現,就出現了差距。

日版敘事流暢,三條故事線環環相扣,雜貨店老闆浪矢角色也立體感人;但國內版的故事穿插生硬,老闆角色單薄乏味,小偷三人組表演也缺乏張力。

就像福山雅治之於湯川,阿部寬之於加賀,演員適合,觀眾才能接受書中角色和銀幕形象合一,投入情感。

日版出演店主的西田敏行,的確比國內版成龍更令人印象深刻。

西田敏行

同時雖然兩版都忠實原著,但日版可以直接用原書文化背景,國內版不行。

最終,國內版嫁接了崔健演唱會,磁帶,下海經商等元素,打上了中國烙印,可效果差強人意。尤其是給魚店音樂人回信“搞個直播就火了”,完全消解了原著回信對情節的意義。

最終,國內版《解憂雜貨店》就像黃磊版《深夜食堂》,水土不服,效果糟糕,熬成一鍋失敗的毒雞湯。

改造原著,不見得會變差,就像和《解憂雜貨店》同為書信串聯故事的《信》。

電影整體改編水準平平,但把原著裡弟弟樂隊表演改成相聲,卻是一記妙手,讓情緒能更好釋放。

東野圭吾作品之所以被追捧改編,一方面是原著火爆且高產,同時,他的作品情節也足夠精彩抓人,文字少抒情而有畫面感。

正如他自己曾說,他想寫的是“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 、“在閱讀中能得到樂趣的小說”。

但改編不只是把大熱作品拿來改就好,要考慮原著取捨,故事節奏,畫面鏡頭,選角匹配,還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植。改編的複雜,從來不亞於原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