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行兩會重磅發聲:投機做空人民幣必然遭受巨大損失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如何看待近期外匯市場波動?

社會融資結構怎麽改善?

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金融業對外開放怎麽推進?

金融監管如何提質增效?

在今天舉行的2019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一行兩會三位領導詳解了上述金融領域熱點話題。

會議發言要點:

1、長期看,我國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不可能持續貶值;

2. 要特別警惕境外資金的大進大出和“熱錢”炒作;

3.堅決避免出成屋地產和金融資產的過度泡沫;

4. 中國不存在所謂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5.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關鍵是激發商業銀行信用擴張意願;

6. 從近期主要的金融指標來看,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邊際改善,信用收縮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7. 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是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

8. 目前各層次股票市場還未能有效銜接;

9. 資本市場要在融資、公司治理、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10. 增強金融監管的有效性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優化交易監管制度,強化交易全程監管。

郭樹清:人民幣不可能持續貶值

1、投機做空人民幣必然遭受巨大損失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演講稿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要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近年來,人民幣籃子匯率在全球貨幣中一直表現穩健,中國政府努力在提高匯率靈活性和保持匯率穩定性之間求得平衡,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過去十幾年裡,凡是人民幣出現較大幅度貶值,基本都是由於外部原因,而非我們有意為之。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近期外匯市場出現波動,但中國企業和居民並沒有出現任何恐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通過買賣外匯獲取投資收益是不現實的,將金融資產轉移到海外也是不安全的。在成熟市場國家,幾乎沒有企業和居民專門靠炒匯獲取投資收益,儘管日本曾經出現過所謂“渡邊太太”,但實際結果也並非如當年的傳說。

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是正常的,但是長期看,我國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不可能持續貶值。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具備極好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隨著經濟發展質量提升,人民幣市場匯率將不斷向購買力平價靠近,投機做空人民幣必然遭受巨大損失。

2、要特別警惕境外資金的大進大出和“熱錢”炒作

“金融業開放是大勢所趨,不會停頓,更不會倒退。”

郭樹清的演講稿中指出,未來開放的空間還很大,目前外資佔中國A股市場的比重只有2%,佔中國債券市場的比重也只有2.9%,外資銀行資產佔全部商業銀行的比重為1.6%,外資保險公司佔比為5.8%,都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我們特別歡迎那些擁有良好市場聲譽和信用記錄,在風險管控、信用評級、消費金融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方面具有特色和專長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豐富市場主體,創新金融產品,激發市場活力。

當然,擴大金融開放的同時,金融風險的傳染性和複雜性也會增大。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防控好金融風險特別重要。要特別警惕境外資金的大進大出和“熱錢”炒作,堅決避免出成屋地產和金融資產的過度泡沫。

3、中國不存在所謂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郭樹清的演講稿中指出,近年來,國際上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結果,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事實上,中國的經濟成分已呈現出日益明顯的多樣化特徵,國有企業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持續下降。加上政府經濟活動,國有經濟在GDP中的佔比不足40%,國有企業中很多也在境內外上市,實際上是股份製企業,百分之百的純國有企業已經極少。大型國有企業中,也有大量子公司控制權已讓渡給民營企業,即使是中央國有企業,相互之間也處於競爭之中。

當前,民營和外資幾乎可以進入所有行業、所有領域,沒有任何限制和壁壘。無論是軌道交通,還是裝備製造、能源原材料都可以看到不同所有製企業的身影。我們堅持競爭中性原則,強調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鼓勵他們既競爭又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的多贏局面。中國的產業政策、信貸政策是指導性的,不是指令性的,各項政策的落地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因時因地製宜,沒有搞一刀切。

目前我國4588家銀行業機構中民營機構控股的超過3000家,170家中資保險公司多數為民營控股,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多數是民營為主。即便是五大銀行,社會股權佔比平均達到30%,有的甚至超過40%。特別需要指出中國五大銀行的市場份額現在只有37%,與英美等國家前五大銀行的市場份額的佔比很接近。

原計劃出席本次論壇的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因陪國務院領導在外地調研考察未到現場,委派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代為宣讀其預先準備好的主旨演講講稿。

陳雨露:激發商業銀行信用擴張意願

1、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關鍵是激發商業銀行信用擴張意願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強調,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關鍵是激發商業銀行信用擴張意願,有效破解流動性、資本和利率“三重約束”。

針對流動性約束,人民銀行通過多次降準、增量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操作釋放中長期資金,確立“三檔兩優”的存款準備金率新框架,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發揮好宏觀審慎評估(MPA)的逆周期調節和結構引導作用;針對資本約束,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並開展首次操作,為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提供流動性支持,正向激勵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針對利率約束,完善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進一步疏通利率傳導,尤其是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貸利率的傳導。

從近期主要的金融指標看,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邊際改善,信用收縮局面有所緩解。

2、持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著力改善社會融資結構

陳雨露介紹,當前我國融資結構具有三個鮮明特徵。

一是儲蓄率高。近年來我國儲蓄率水準有所回落,但與其他經濟體相比,仍比較高,2017年為46%,客觀上存在大規模的投融資運用需求。

二是儲蓄主體與投資主體匹配程度比較低。我國企業部門是最大的投資部門,實物投資超出自身儲蓄一倍左右,有很強的融資需求。而住戶部門是最大的淨儲蓄部門,2016年淨儲蓄16.6兆元,其中13.3兆元以金融投資形式提供給其他部門。

三是間接融資佔比比較高。2018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1.5%,今年1-4月佔比為75.1%。在我國企業融資存量中,貸款、債券、股票之比大概是3:1:1。

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是,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比重。

3、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服務量增、面擴、價降

陳雨露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近期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服務呈現出“量增、面擴、價降”的積極變化,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1%,增速比上年末高3.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個百分點。3月份,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利率平均為5.93%,比上年同期低0.19個百分點;截至2019年4月末,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累計支持56家民營企業發行87支債務融資工具,共計399億元,前4個月民營企業累計發行債券2053億元,明顯好於2018年同期水準。

4、歡迎外資金融機構和境外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進程

陳雨露指出,我們將對標高水準開放的要求,繼續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

一是繼續推動全方位的金融業對外開放,確保各項措施落地實施,積極研究新的開放措施;

二是加快轉變開放理念,過渡到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現系統性、制度性開放;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策制定透明度;

四是將擴大開放和加強監管密切配合,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我們歡迎外資金融機構和境外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進程,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陳雨露說。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

閻慶民:優化金融市場體系結構 促進金融監管提質增效

1、優化金融市場體系結構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一是要改變我國當前貨幣多、資本少的金融體系結構。

二是要下大力氣補短板,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要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顯著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更好提升金融供給效率。

三是要努力化解影響我們金融市場均衡發展的製約因素。要努力化解影響我國金融市場均衡發展的製約因素。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目前,各層次股票市場還未能有效銜接,債券市場仍存在分割。

2、加快金融機構改革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一是大力發展普惠性金融。

二是大力發展政策性金融。

三是大力發展“新金融”,包括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大力促進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等資本市場經營機構的發展。

3、提高金融產品質量和可獲得性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是提高金融產品的適應性。

二是提高金融產品的靈活性,更好提升企業融資便利性。

三是提高金融產品的複合性,大力研發複合性金融產品,全方位、多角度匹配企業需求。例如,在服務科創企業作為特定對象時,僅有銀行或僅有證券公司服務能力均有限:銀行資金實力雄厚,但側重於服務傳統行業,證券公司估值定價能力強,但服務規模有限。因此,可考慮採用“投資先行、投貸聯動”的符合金融產品服務模式,由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證券公司先行進入,實現價值判斷;貸款機構隨後參與,支持企業成長,切實解決企業後顧之憂,使其能夠專注主頁、做大做強。

四是豐富金融產品的避險性,要深入了解實體經濟需求,以更具前瞻性、創新性的理念,設計和提供更多避險工具,幫助企業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升整個經濟社會抗風險能力。

4、促進金融監管提質增效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保障

閻慶民表示,金融監管既要放眼大局,也要見微知著,力求平衡好發展效率與安全兩大目標。

一是增強金融監管的一致性。金融監管水準要與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程度相適應。資本市場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要在融資、公司治理、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增強金融監管的協同性。在國務院金融委的領導下,加大金融監管機制的協調聯動,形成監管合力。

三是增強金融監管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快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步伐,完善發行、上市、退市、交易、並購重組等一系列規則;其次,壓實中介機構的責任;第三,優化交易監管制度,不允許行政乾預股指,最大限度實現投資者的公平交易;第四,強化交易全程監管,督促上市公司準確、完整、及時披露信息;第五,提升違法違規成本,加快推進《證券法》等法律法規修訂,實現持續監管和精準監管。第六,構建多渠道提高投資者教育和保護的陣地;第七,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統一監管,形成統一的債券市場(國債、金融債、公司債、企業債、中期短期融資券等)。

四是增強金融監管的安全性。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

以上照片均由中國證券報記者車亮拍攝

編輯:李若愚 曹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