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在正史中,劉禪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現在很多人為蜀漢後主劉禪翻案,說劉禪在諸葛亮死後,依然能夠蜀漢政權三十年,證明劉禪並非昏君,那麽歷史上的劉禪,真的不是昏君麽?筆者認為,後主劉禪雖然在諸葛亮死後依然使得蜀漢政權延續三十年,但他依然是昏君,主要有以下四點理由:

其一:劉禪在諸葛亮死後依然能夠當三十年皇帝靠的是諸葛亮留下的人才

諸葛亮雖然病逝,卻為後主留下了蔣琬、費禕、董允、薑維、王平等人,蔣琬、費禕、董允和諸葛亮並稱“蜀漢四相”,他們擅長治國理政,將蜀漢治理的民殷國富。薑維通過北伐以攻代守,迫使魏國戰略防守數十年;王平興勢之戰以三萬兵馬擊敗曹爽十餘萬大軍,使得魏國直到滅蜀之戰的這段時間,再也沒有主動進攻蜀漢。直到薑維被排擠被迫屯田避禍,魏國才第二次進攻蜀漢。蜀道艱難本來就易守難攻,再加上那麽多忠心的臣子為延續蜀漢政權而努力奮鬥,才使得蜀漢沒有諸葛亮依然延續,這可不是後主的功勞。

其二:劉禪寵幸黃皓將薑維的上表壓下去導致鄧艾偷渡陰平

《三國志·薑維傳》記載:

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國志

其實薑維已經預料到了魏國表面上在大造舟船準備進攻東吳,實際上真正的目標是蜀漢,他甚至預料到了魏軍兩大主要進攻方向:陽安關口、陰平橋頭。然而後主寵幸黃皓,黃皓又對後主說魏軍不會來進攻,就把薑維的上表壓下去了,導致群臣不知道這件事,陰平橋頭和陽安關口也沒有派遣廖化、張翼去駐守,這直接導致了陽安關失守,鍾會長驅直入進入漢中,鄧艾偷渡陰平,兵臨綿竹城下。假如後主聽從薑維建議,偷渡陰平的鄧艾會全軍覆滅,鍾會也無法攻破陽安關。大家還認為劉禪不是昏君麽?

其三:劉禪統一後期已經到了“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的悲慘境界

東吳使者出使蜀漢,回來的時候是這樣評價蜀漢的:

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所謂‘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三國志

當時的蜀漢朝廷,已經聽不到直言勸誡的聲音了,蜀漢民間,百姓面有饑色得不到溫飽,所謂“燕雀在朝廷,不知道蜀漢這個大廈快要化為灰燼了”,如果魏國使者這樣評價,可以說是抹黑蜀漢,東吳使者都這樣評價了,大家還覺得後主不是昏君麽?

其四:三國志明確記載了劉禪是昏君

在《三國志·後主傳》中,陳壽評價後主說: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三國志

也就是說,《三國志》已經明確說明了後期寵愛黃皓的劉禪是“昏暗之後”了,前期也只是“循理之君”,還是靠蜀漢四相的輔佐,現在很多人為劉禪翻案,是要推翻《三國志》的記載麽?有人說陳壽評價不是客觀史實,每個人都有權根據史實發表自己的觀點,那麽他們怎麽就信了陳壽對諸葛亮的那句“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名之乾,優於將略”呢?一下子信陳壽一下子不信,這難道不是雙重標準麽?何況陳壽作為當時歷史的見證者,他的評價總比千百年後某些人的評價要準確吧!

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諸葛亮就已經進入武廟十哲,被譽為集軍事家、政治家於一身的奇才,而自古以來劉禪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評價都是昏君,現在某些人何必嘩眾取寵呢?

參考文獻:

《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