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總流口水 是生理原因還是病理原因?有四點需要注意

作者:兒科主任陳青

當寶寶6個月的時候,可能因為出牙的緣故,會經常流口水,有時候還會引起寶寶的下巴周圍起小疹子,寶寶愛流口水要怎麼護理呢?媽媽們要知道,寶寶流口水是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情況,其中有些生理性的,有些則是病理病理性的, 應加以區別,採取不同的措施,做好家庭護理。

生理性:

如果是生理性原因,一般情況下,1-2歲的寶寶流口水屬於正常現象。寶寶在2個月以前,唾液腺發育還不成熟,寶寶不容易流口水,而寶寶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嬰兒唾液腺發育逐漸成熟,寶寶唾液分泌量開始增加,但是寶寶口腔發育較淺,還不會進行吞咽,閉唇與吞咽動作尚不協調,因此口水會流從嘴裡流出來。寶寶到了6個月,就慢慢開始長牙,已經萌出的牙齒刺激到口腔內神經,導致唾液大量分泌,寶寶的口水量增加。加上輔食的添加,寶寶的流口水的現象更為明顯。媽媽不用太擔心,隨著口腔功能的成熟,寶寶2歲以後自然就會消失了。

病理性:

如果寶寶有口腔潰瘍、扁桃體炎舌頭潰瘍等疾病,口腔會感到疼痛時,會導致口水外流,這時候應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或者寶寶還伴有智力低下,發育落後等情況,也會導致口水外流。還有寶寶有呼吸道類疾病,例如:鼻炎、鼻塞、扁桃體腫大等疾病,寶寶需要張口呼吸,也會導致口水外流。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寶寶輔食吃的太精細或者長期叼著奶嘴,使舌頭得不到充分的鍛煉,也不會造成口水外流。

因為唾液呈酸性,會對皮膚有一定的腐蝕和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口水疹,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破潰、流水的情況。所以媽媽平時可以給寶寶戴上小圍嘴,或者平時寶寶流口水的時候,可以先用溫水洗凈皮膚上帶有寶寶口水的的地方,然後抹上隔離油狀物,來保護寶寶的皮膚。

一旦寶寶的口周皮膚被口水長時間浸泡後,就很容易出現口水疹,

這裡有四點需要注意:

1、可以用清潔乾淨、質地柔軟並且吸水性強的手帕去擦拭寶寶流口水的地方,注意動作輕柔,以免損傷局部皮膚,用過的的小毛巾要經常燙洗,並放在陽光下暴曬,防止細菌滋生。千萬不要用濕巾擦拭,因為濕巾中含有消毒劑的成分會刺激寶寶的皮膚,不利於口水疹的恢復。

2、隔離用的油狀物會塗在寶寶的嘴附近,會很容易被寶寶吃進嘴裡,因此,選擇隔離油狀物時,一定要挑選安全可食用,不宜過敏的產品,例如:橄欖油等。

3、沾過寶寶口水的衣服,被子,枕巾等,要經常換洗,防止滋生細菌。

4、寶寶流口水是因為吞咽功能發育還不完善,所以可以給寶寶吃一些較硬的食物,以鍛煉寶寶的吞咽功能。

通常,輕微的口水疹通過以上方式的皮膚護理,很快就會有所好轉。當然,如果經過護理,寶寶的口水疹仍舊沒有明顯改善,或者局部皮膚出現了破潰的現象,那麼就要帶寶寶到皮膚科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