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裁員、迭代、變現,今日頭條的教育狂想

gogokid的裁員還未終止,K12網校大力課堂已經上線。2018年以來,今日頭條切入教育領域,從在線語培到K12,一旦發現前路不通,立即轉變策略。

除了內部孵化gogokid、大力課堂等教育產品,從2018年起,今日頭條開始推進教育領域的投資。一起作業、曉羊教育、學霸君的2B業務、錘子科技部分專利使用權……

正如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所說,在業務創新上,谷歌不設邊界,他希望今日頭條也可以這樣。

如今,這一坐擁巨大流量、估值已達75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已邁入“巨頭”行列,在各個領域開疆拓土,進行著商業變現的嘗試。

在教育領域,今日頭條的觸角持續延伸,4月份那場裁員與合並導致的困頓,對這艘正在高速前行的“航母”來說,可能隻算是一個波浪。

2018年4月,今日頭條稱未來將使用“字節跳動”作為品牌名稱。圖:視覺中國

頻繁更換辦公地址 裁員仍在繼續

5月的一個下午,張青(化名)辦完離職手續,從gogokid位於十裡堡新時代廣場的辦公樓裡走出時,深深地呼了一口氣。

她剛剛結束了一段糟糕的職業經歷。去年下半年,一直從事少兒英語教育的張青被“挖”到gogokid,待了半年多時間,因“團隊管理混亂,內耗過大”,最終她選擇離開。

今年4月,有用戶在脈脈爆料稱,gogokid正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在70%-80%。此外,字節跳動旗下另一個教育類產品aiKID,也已停止運營。

對此,4月23日,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回應稱,基於績效對gogokid團隊進行了去肥增瘦,是業務發展的一部分。目的是穩健整體組織架構,從而對內提升經營效率。

這半年,張青目睹了gogokid的銷售團隊從800多人裁到200人左右,直到5月下旬,這場浩大的裁員仍沒有停止。

周小海(化名)就是不幸被裁掉的人之一。今年2月底,她被“勸退”了。

周小海曾是國內某在線英語一對一機構的員工,此前被獵頭“挖”到了gogokid。

2018年下半年,剛被挖過去時,走在gogokid辦公樓裡,周小海感覺很多人都是自己眼熟的前同事。和周小海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不少人,他們此前曾分別就職於國內幾家知名在線英語一對一機構。

顯然, gogokid從直接對標的競品那裡挖了不少人。薪水上漲的誘惑自不必說——記者了解到,部分員工跳到gogokid後薪水漲幅達40%。

讓張青記憶深刻的幾件事情之一包括,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從輝煌時代到雙橋世通國際大廈到常營未來時再到十裡堡,他們被迫跟著公司搬了3次家。

他們清楚地記得,最近一次更換辦公地點,是今年五一之後,公司位於常營的辦公地址合約到期,常營200多名員工搬到了位於十裡堡的銷售部門的辦公地點。當時,銷售大量被裁,那裡有許多空余工位,辦公地點兩處合為一處可以節省些成本。然而,“即使常營的200多名員工都搬過去,那些空工位也從未被填滿。”

gogokid業績下行 頭條資源傾斜縮減

在公眾視野和媒體報導中,gogokid項目的負責人、管理層很少出現。

天眼查顯示,gogokid所屬公司深圳市臉萌互娛有限公司被字節跳動間接控股,法定代表人為張利東。而gogokid多名員工透露,目前該產品是王衝在負責,王衝的老搭檔嚴霽玥擔任gogokid的教研負責人。

公開資料顯示,王衝是北京夢碼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曾為頭條系知識付費產品好好學習app所屬公司(北京臻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有媒體報導,王衝做產品出身,曾為今日頭條CEO陳林的手下乾將。

就在張青離開的幾天前,此前不輕易露面的王衝,罕見地親自上陣,召開了產品上市一年以來第一次全員會議。會上,受“去肥增瘦”波及較大的銷售部門員工曾問王衝,“數據資源質量越來越差該怎麽辦?面對客戶資源銳減您將如何作為?”

對於王衝當時的回答,張青已記不清了。她隻記得,王衝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應對方案。“說的都是雞湯。”

記者了解到,gogokid的客戶數據來源主要包括兩塊,一是來自頭條、抖音的內部資源,二是和數據公司合作得到的外部資源。

張青也會使用抖音。此前,她經常能在抖音刷到章子怡代言的gogokid廣告,而現在很少看到了。此前更有媒體報導,有離職員工稱,今日頭條與抖音的客戶數據已停止向gogokid導流,後者依托外包的用戶數據維持電銷業務。

據了解,資源質量直接影響了gogokid的客戶數量,也影響著銷售人員業績的達成。4月的一天,張青和一個銷售部門同事在樓下聊天。對方告訴她,自己所在小組的十幾個銷售人員一個月僅出了5單,而他們目前的狀況是,每組每月的出單量能達到15單就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

張青驚呆了。作為在線語培行業的老員工,她覺得這個數字“很危險”。

gogokid的戶外廣告。圖:視覺中國

試錯後快速迭代 K12網校跑步入場

顯然,頭條初涉教育並不順利。

但4月23日,字節跳動回應媒體時稱,從沒有動搖過在教育領域的探索。

事實也證明如此。在裁員消息爆出後一個月左右,5月9日,今日頭條秘密孵化的K12網校 “大力課堂”上線了。

天眼查顯示,“大力課堂”所屬公司為北京萬友映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飛。同時,李飛也是頭條系產品“懂車帝”所屬公司執行董事、aiKID所屬公司的監事。

從價格上來看,今日頭條去年8月推出了aiKID,課程為外教錄播課+AI互動,有媒體報導,每節課價格平均在10元左右。而gogokid採用北美真人外教,課單價在90-130元。

大力課堂正在預售的課程中,小學數學思維9.9元/三節體驗課;初中語文99元/暑期系統班。

多鯨資本創始合夥人姚玉飛表示,目前,對於高客單價產品,今日頭條已經試錯過了,也驗證了產品銷售難度較大,接下來將嘗試低客單價產品的售賣。

互聯網行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原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可以說,今日頭條把這一原則發揮到了極致。

有人總結出張一鳴一套獨特的產品擴張邏輯:找已被行業驗證可行的賽道進行內部孵化,迅速將產品推向市場進行驗證,若有可能成為爆款則傾盡資源重押,沒有則快速迭代轉向其他產品。也正因如此,今日頭條被戲稱為“App工廠”。

張一鳴曾不止一次強調:三思而後行,但三思的迭代速度要快,“畢竟這個社會給你的時間窗口其實是有限的。”

“大力”做教育

據悉,今日頭條此前曾以2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一家互聯網教育平台“清北網校”(原華羅庚網校),用以快速搭建網校業務。隨後,今日頭條上線產品名稱為“大力課堂”。但記者搜索發現,目前,在App store和安卓系統應用市場,已經沒有“大力課堂”,只有“清北網校”。

對此,客服人員告知記者,5月23日起,清北網校和大力課堂正式進行戰略合並升級,“大力課堂”名稱不再使用,今後產品(包括網站、App等)對外統一使用品牌均為“清北網校”。

雖然“大力課堂”品牌已不再使用,但熟悉張一鳴和今日頭條的人一下就能明白,“大力課堂”這個名字從何而來。

“大力出奇跡。”張一鳴曾在2016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說,最早聽到這句話是在學打台球的時候,“就是說用蠻力把球打進去”,慢慢地,成為張一鳴的一種方法論,被運用到個人和公司的成長過程中。

2015年開始,這句話頻繁出現在張一鳴的朋友圈中:

“大力出奇跡,是一種方法論也是一種人生觀……”“馬卡龍是食物領域大力出奇跡的典型——超級甜而讓人覺得美味。好吧,再來一塊……”“下午到傍晚持續喝了三升左右薑湯,感冒退去了。#大力出奇跡#”……

張一鳴信奉“大力”,不僅在生活中把這句話運用自如,還多次在與企業相關的公開講話中引用並加以闡釋推廣。

今年3月14日,張一鳴在字節跳動7周年慶上的內部演講曝光。在短短半小時左右的講話中,“大力出奇跡”幾個字一共出現了5次。

源碼資本創始合夥人曹毅是今日頭條早期投資人,他的評價也印證了張一鳴這一做事風格:“對很稀有的大東西必須拿下,全力以赴、投入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大力出奇跡。”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張一鳴曾經為了挖一個心儀的人,連續幾個星期都在對方公司樓下蹲守。

一家公司的各個方面往往都會烙印著創始人的風格。如果看好一個產品,今日頭條會不惜重金投入成本、傾斜資源、招攬人才,抖音就是個例子。

2017年8月,抖音產品負責人王曉蔚透露,將為抖音進軍海外市場投入上億美金;2018年2月,作為行銷手段之一,抖音更是一口氣簽下10位一線明星做代言,包括吳亦凡、周冬雨、楊洋、關曉彤等,網友評價“壕氣衝天”。

此番入局教育,套路如出一轍。據《中國企業家》報導,有權威消息人士爆料,今日頭條已在gogokid上投入4億元。

gogokid甫一上線,地鐵裡就看到章子怡代言的平面廣告鋪天蓋地;還獨家讚助了芒果TV大型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6》;隨後成為真人秀欄目《妻子的浪漫旅行》的行業指定品牌。

章子怡代言的gogokid廣告。

教育不是粗暴的流量生意

重金砸入行銷,然而gogokid的教學產品真的準備好了嗎?

周小海告訴記者,gogokid把課賣給家長的時候,“課件都沒做完”。

據張青了解,gogokid每一個級別的課程都沒有完整上線,幾乎都是只上線了50%,就會面向市場和用戶。“對消費者來說,這樣就很難保證課程的完整性和銜接性。”

由於課程不完整,直到今年3月,“限制每個客戶每周最多約三次課”,已經成了gogokid內部公開的秘密。

實際上,一邊研發、一邊招攬客戶,是不少教育機構的一個通病。但比這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gogokid的“不專業”。

gogokid一名一線業務人員透露,在產品研發初期,要提供給客戶的學習資料並不完整,落後於課程的上線進度。而負責產研、教研的同事竟直接把產品資料推給非英文專業的銷售人員來製作,甚至出現單詞拚寫錯誤。

今日頭條的“大力”,似乎用錯了地方。

一名互聯網連續創業者評論道:教育這個賽道需要時間打磨,並不是粗暴的流量生意。

流量不是萬能的。在這一點上,多位行業從業者均持有相似的觀點:用流量來獲客,只是最淺層次的環節,而決定一款教育產品的生命周期因素的遠遠不止這些,產品體驗、教學服務本身更重要,也更需要時間打磨。

gogokid剛剛上線的時候,俞敏洪就持質疑態度:“今日頭條研發出來真正特別高級的、讓用戶覺得教學質量和教學品質高的產品還有待時日。”

然而事實是,教育行業的穩定現金流一直是各大巨頭眼中的肥肉,流量是今日頭條最稀缺的資源和最大的優勢。

在教育行業,獲客成本高昂幾乎是每一家機構都繞不過的難題。互聯網線上紅利逐漸消失,線上廣告投放費用一路攀高,多位教育行業從業者告訴記者,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佔全部成本的30%左右,有些甚至高達40%。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曾表示,2017年今日頭條教育類文章閱讀總量超過107億。今日頭條行銷中心總經理陳都燁也曾透露,從2016 年到2017 年,今日頭條教育類商業合作客戶量增加了263%,廣告消耗量增加了260%。

如果今日頭條能將沉澱在平台上的流量導入自營的教育產品,那麽將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今日頭條將業務版圖擴展到教育、金融等諸多領域,以嘗試流量變現。圖:視覺中國

擴大業務迎接商業變現關鍵期

回想起來,今日頭條在教育領域的每一步似乎都有跡可循。

在2017年12月的一場教育峰會上,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大談自己對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理解。

彼時,與俞敏洪面對面的,正是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這場“eduTECH 2017教育行業未來峰會”,是今日頭條主辦的。

正值今日頭條的“高光時刻”,當時這家估值近300億美元、坐擁巨大流量、但與教育幾乎毫無關聯的科技公司,召開了一場盛大的教育峰會——這釋放出的信號足夠引起人們的猜測和聯想。

一直以來,今日頭條的盈利方式是精準需求廣告。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組數據:今日頭條2014年的廣告營收是3個億,2015年達到15億,2016年業內普遍認為今日頭條廣告營收至少為60億,張一鳴在2017年設定的目標是150億。

2017年10月,一檔視頻類訪談節目上線,張一鳴作為嘉賓,被問及新經濟的創業機會。張一鳴坦率地回答:教育領域還有很大的空間。

創辦6年後,處於商業變現關鍵時期的今日頭條將商業觸角延伸至教育領域,還上線了金融業務,試圖以多種手段來實現流量變現。

今日頭條6周年慶時,張一鳴曾談過公司估值的問題。“哪怕同樣的業務、同樣的收入、同樣的增速,如果一個公司結構更好,如果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更好,如果一個公司能夠不斷推出新產品,那麽一般來說這個市場會給它更好的估值,會給它更多的信心。”

2019年春節前,字節跳動員工照慣例收到了年終獎以外的紅包,但金額相比上一年大幅縮水。當天,張一鳴發了一封內部郵件,指出2019年,外部環境更加困難、複雜、動蕩,“我們面臨的挑戰非常大。”

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6月,今日頭條估值5億美元;2018年10月,今日頭條估值750億美元。照此發展速度,千億估值已在眼前,同時,關於今日頭條將要上市的猜測也從未間斷。

但不管是否要上市,今日頭條都需要來自市場的信心。

而獲取這樣的信心,頭條需要規模,需要新的項目,需要與未來有關的故事,來換取更多的時間。教育,恰好就是今日頭條認為能夠講故事,講好故事的一個重要領域。

從在線語培到K12,能否打破巨頭林立的格局,搶下一塊屬於自己的“海域”

,還得看今日頭條這艘“航母”上的“掌舵人”和“水手”共同“奮戰”。

目前,結局尚不可知。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潘燦 校對 何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