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演好一個沒脾氣的老母?哈哈哈哈哈

文/格十三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十三」(ID:GSSW13)

有一位湖北的小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21天不生氣」的挑戰。

據說全班44名同學,只有一對雙胞胎家庭成功完成(還不確定是不是死要面子做假帳了),其他人都以失敗告終。

雖然我知道這位老師的初衷是宣講「情緒控制對家庭的影響」,但還是有種被套上了緊箍咒的感覺,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那個雙胞胎家庭該不會是彼此放棄治療了吧......

人人都說「每天要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中年人」。

沒錯啊。

我們中年老母情緒一向很穩定,一直保持在發飆的零界點,始終控制在穩定的易怒狀態。

這一家子,天天枸杞泡菊花的老父親,每天減肥抗衰老的老母親,日日為學習和才藝忙碌的娃,一個個活得容易麽,或許可以先定個小目標:生氣次數減少到十次以內。可如果在家裡連一個氣都不讓生......畢竟能量守恆,一噸脾氣不會縮水到半斤,此消彼長。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有他的脾氣......

尤其是老母們,生氣這種不可抗力看起來是情緒沒管理好,可實際上它是有用的啊。

就比如對待光玩遊戲不練琴的娃,和顏悅色說別玩啦練琴去,人家沒反應;心平氣和說玩遊戲的一百零八種弊端和練琴的二百多個好處,人家根本不聽;但只要板起臉,怒髮衝冠,一拍桌子,連一個字都不用說,他立刻放下ipad……

你看,合理有效的生氣不僅能解決問題,還節約了時間,對大家都有好處。

況且,「有娃」是女人得天獨厚的生氣條件,這世上除了自己的娃,還有誰能無條件承受你的脾氣而無怨言呢(也就能氣那麼幾年而已,要珍惜啊)......

家是什麼,愛的港灣,生氣的舞台。

你不生氣我不生氣,那還怎麼能凸顯出開心呢?天天都憋著火假裝笑眯眯的人生,那才是最mmp的人生啊。

想到這,我不寒而慄,這種意圖操控人類本能情緒的家庭作業,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一旦帶著「不能生氣」的魔咒過日子,恐怕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不能坦誠相待啊。

比如說夫妻倆吧,本來好好的,沒事生個氣,你哄哄我,我哄哄你,多帶勁呢,現在好了,年紀輕輕的就整天沒脾氣,搞得和敬老院裡認識的新朋友似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受了什麼刺激。

再說母子倆吧,本來好好的,沒事拍拍桌子,扔扔作業本,吼一吼罵一罵,其樂融融,現在呢,整天母慈子孝,花好月圓,在小孩眼裡你不怒不吼他就不用當回事,於是雞血的人生就這麼變成雞湯了。

不過幸好測試結果還是盡如人意的。如今看到大家都失敗,我也就放心了。

我認為21天不生氣不可能成功,主要是因為一個小學生不可能21天不做作業。

作業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明人不說暗話,我直接告訴你四條定理:

作業強,則全家強。

作業不行,則全家遭殃。

當代家庭幸福指數主要取決於娃的學習態度和考試成績。

當代家庭kpi考核主要看娃掌握幾門手藝以及獲得多少證書。

民間總是傳說「一個娃能重新激活一樁黯淡的婚姻」,你們又騙我生娃,有娃了,才發現都沒人說過「一個娃也能澆滅很多你儂我儂的荷爾蒙」啊。

夫妻關係,在有娃的家庭裡,取決於誰管孩子(學習以及校內外一切事務,包括作業、複習迎考、做小報、做PPT、做手工、排練節目、參加活動、購買課外書、報補習班、報名競賽、安排夏令營……)

如果這些都是爸爸管,並能保持孩子表現優異,那所有的老母都或將完成「365天不生氣」的挑戰,妥妥的。

但大部分的老母並不能過上這樣的日子,通常的情況,都是反一反……

所以,抓學習、抓生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家庭裡,沒事發個脾氣,以正視聽,怎麼就是不控制情緒了呢?恰恰相反,這才是控制情緒呀。

非得天天像個彌勒佛一樣蹲那吃爆米花天真爛漫好脾氣的樣子才叫控制?

不講理嘛。

別誤會,我也不是支持亂髮脾氣,誰還沒事喜歡生氣啊?不存在的。

然而,從現在這個大環境看,在家對著娃和老公從不生氣的婦女怕是有什麼毛病吧。

雖說愛笑的女人運氣不會太差,但只有已婚婦女才會明白,只有當你板著臉並把嗓門提高八度的時候,老公才徹底認識到錯誤,孩子才真正意識到問題;而當你笑嘻嘻地和顏悅色地提意見時,沒人理你。

到底是不是愛笑的女人運氣好?你不要騙我。

都說成年人世界裡,笑代表著所有情緒,開心在笑,生氣在笑,鬱悶在笑,嫌棄在笑,痛苦在笑,崩潰了也還在笑。那是在外面。

進了家,愛會融化一切煩惱氣就更不打一出來……

現在的家長哪是家長,是半個老師,半個心理輔導員,半個醫生,半個勤務兵,白天日理萬機,低頭哈腰,晚上夜理萬機,總不能還低頭哈腰?

我認為合理範圍內的生氣不僅不能遏止,還要鼓勵。

有理有節、能屈能伸的生氣運動,其實是家庭和諧程度的象徵,也是一項技術活。

生氣不是你想生,想生就能生。

一個已婚婦女生氣的節奏逐年質變:生氣——生悶氣——花式生氣——佛系生氣。


-年輕時只會喜怒形於色,直接跟老公發脾氣,一點小事都能跳飛起來。

-有了娃開始迫於當媽的無奈愛生悶氣,經常一副委曲求全的懂事中年婦女模樣。

-娃稍大點就經常被爺倆惹得生氣,但又不想太折騰,只能低調地變著法表示不滿。

-從娃讀書後才體會到佛系生氣的精髓——氣自己。

「老公是我找的,孩子是我生的」,默念十遍。

老母也都曾是溫柔似水、一往情深,結婚後一個個被生活磨礪成魯智深,刀槍棍棒,拿得起放不下。不讓發脾氣,難道是想憋死英雄好漢?

到了某個年紀你就會幡然醒悟,什麼情啊愛啊浪漫啊情操啊,這些除了費錢基本沒有什麼大用,婚後真正能救命的不是這些浮雲,而是不要憋壞了自己。

結婚宣言說: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

當時腦子一熱,覺得這些挺容易做到的。現在看看,覺得更沒問題了,因為我們碰上了更難的挑戰——如何不被氣出小葉增生。

以後的結婚宣言應該更接地氣一些,不如改成這樣:

從今天開始柴米油鹽,共同帶娃,無論是輔導孩子寫作文、做奧數還是英語演講都保證不發飆;無論孩子做事拖泥帶水還是配偶帶娃推三阻四,都不生氣、不發怒、不嫌棄、不放棄,直到九年義務教育結束乃至孫子考上大學後才能開始做一個暴脾氣的女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