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茅台“換帥”市值大漲443億 袁仁國因年齡原因辭任

 貴州茅台集團黨委書記李保芳被提名接任董事長。 圖/視覺中國 貴州茅台集團黨委書記李保芳被提名接任董事長。 圖/視覺中國

  茅台“換帥” 市值大漲443億

  新京報訊 (記者王子揚)新京報記者昨日獲悉,茅台集團高層進行調整,李保芳被提名為茅台集團董事長人選,袁仁國不再擔任茅台集團董事長職務。5月7日,受益於茅台集團換帥的消息,二級市場上,貴州茅台一路高漲,尾盤漲近6%,股價一度重回700元大關。截至收盤,貴州茅台漲5.33%,每股報698.17元,市值增加逾443億元。

  茅台進入“李保芳時代”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5月6日晚間,中共貴州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邑飛在茅台集團組織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決定:提名茅台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為茅台集團董事長人選,董事長職務任免需按有關法律程式辦理。若最終李保芳接任茅台集團董事長,他將身兼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三職。

  茅台昨日股價大漲。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茅台股價上漲是和大盤走高一致,裡面也包括換帥的因素刺激。袁仁國時代結束、李保芳時代來臨,作為兼具國企與政府雙重經驗的接任者,會給茅台帶來更多更新的發展思路。茅台目前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問題不大,但想要尋求更大的突破、這可能是茅台的瓶頸之一。

  2015年8月,貴州省經信委原黨組書記、主任李保芳正式擔任茅台集團黨委書記,提名作為總經理人選。至此,李保芳將身兼五職,擔任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代行),也標誌著茅台正式進入“李保芳時代”。

  去年底,李保芳在2017年貴州茅台經銷商大會現場表示,茅台要居安思危,不要已富即安。同時,他反覆強調,經銷商需嚴格執行1299元/瓶價格不可變,經銷商要保持理性,嚴格執行新的價格規定,維護好價格秩序,不要斷送當前的大好形勢。

  袁仁國因“年齡原因”辭任

  針對此次茅台集團進行換帥,茅台集團原董事長袁仁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的確將辭任茅台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主要是因為年齡的原因。

  作為中國白酒第一品牌,茅台過去幾年業績高速增長。2017年茅台營收為582.17億元,同比增長49.81%,淨利潤為270.79億元同比增長61.97%。數據顯示,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來,主營業務年,增速常年保持兩位數,其中2007年、2011年、2012年增長率更是分別高達47.6%、58.19%、43.76%。

  2013年,白酒行業陷入谷底,整個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在2014年、2015年白酒行業一片蕭瑟之際,茅台仍然實現了業績正增長。2016年與2015年茅台的營收分別達到了388.62億元、326.59億元。

  縱觀茅台近20年的發展,公司的造血能力為股東們帶來了豐厚的財富。統計顯示,從2001年上市以來,貴州茅台17年來累計實現淨利1326.28億元,累計分紅已經超過436.49億元(未統計2017年擬分配的138.17億元)。

  不過沈萌表示,茅台除了茅台酒主品牌,其他品牌和非白酒業務發展卻並不亮眼。酒水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李保芳上任後,應該還會平衡茅台的價格與政策,發力系列酒,真正做到人民的“國酒”,這也是茅台的重要舉措。蔡學飛認為,此次李保芳出任茅台集團董事長,對於茅台實現千億計劃應該說幫助很大。

  ■ 人物

  袁仁國:掌舵茅台17年發展

  卸任董事長的袁仁國去向暫時不清楚,但現年62歲的他,已達到退休的年齡,此時卸任算是“功成身退”。

  40多年前,袁仁國進入了當時的貴州茅台酒廠,一步步從一名普通員工,做到了公司的管理層。袁仁國曾歷任辦公室秘書、辦公室副主任、車間主任、支部書記、廠長助理、副廠長、黨委委員,茅台集團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委員,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自2000年10月袁仁國以董事長身份執掌貴州茅台,至今歷時逾17年之久。

  作為過去多年執掌茅台的掌舵人,袁仁國手下的茅台集團在白酒行業低迷時期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業績。即便在2014年和2015年,國內白酒行業整體形勢較差的時期,茅台集團仍能保持銷售收入和利潤額穩定增長。

  在袁仁國任職期間,他曾有一個夢想,就是超越“全球酒王”帝亞吉歐,這一夢想,在去年4月也已經實現。去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的貴州茅台市值達到715億美元,而在倫敦上市的帝亞吉歐的市值為711億美元,貴州茅台超過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酒廠。

  如今,茅台集團董事長的指揮棒交接給了李保芳,袁仁國這位在茅台集團工作40余年的“老將”,將迎接新的生活,而茅台也將迎來“李保芳時代”。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