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工智能創作出的作品版權該算誰的?版權保護專家釋疑

作為2019年“4·23世界讀書日”暨第十二屆重慶讀書月系列活動之一,重慶市版權保護中心西信天元分中心的授牌儀式於4月23日上午在解放碑舉行。這也是重慶市迎接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系列宣傳活動之一。

4月23日上午,重慶市版權保護中心西信天元分中心的授牌儀式在解放碑舉行

表面上看,這次授牌似乎和普通市民生活關係不大,但其實應該已經有不少人享受過他們的服務了。在前段時間引發全國熱議的學術論文造假問題,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就一直在提供查重“識別”服務。不僅如此,在本次“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周期間,西信天元還宣布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專業內容知識服務眾智平台與應用示範”正式上線,這也帶火了“人工智能+版權”這一話題。那麽,問題來了:人工智能創作出的成果版權該算誰的?4月23日的活動現場,記者也專門谘詢了重慶市版權保護中心的專家。

據介紹,本次設立重慶版權保護西信天元分中心主要是為了協助開展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的版權登記工作。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信息檢索、數據庫開發、數字出版、文獻資料數字化加工、專業文獻資料和數字圖書館建設,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資料信息數字化采集加工基地。一方面,公司下屬企業從事的學術企業出版、論文查重服務都是面向全國的學者、技術人員、高校學生提供服務。這部專業人員也有大量的版權登記需求。同時,公司新近上線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專業內容知識服務眾智平台與應用示範”(簡稱眾智平台),該平台每天將動態產生大量的多形態的專業知識內容,如學術論文、專業數據報告、專業知識視頻及圖片等,其作者遍布全國各地,因此也會逐步產生大量的版權登記需求。

“用通俗的話說,這個眾智平台是在大數據支持下,通過人工智能來解決一些專業問題。”23日上午,重慶市版權保護中心主任王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問題的複雜、難易程度不同,眾智平台會積極通過檢索、分析運用大數據,讓人工智能給出答案或是一整套解決方案。”王京說,本次設立重慶版權保護西信天元分中心,其實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工智能產出的這部分“答案”也是有版權保護需要的。

說到這裡,王京笑著表示,“問題也來了。”這也就是前述我們提到的:人工智能創作出的成果版權該算誰的?據王京介紹,這個問題目前業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

從司法實例看,大多認定目前人工智能還處在較弱的階段,在它們(指人工智能)解決問題過程中,是還需要人的介入。所以人工智能創作出的成果的版權,目前還是判定屬於人工智能平台(系統)的所有者或開發者的。”

同時,王京表示,慣常意義上的版權保護也是保護人的智力成果和思想創作。不過,他也提到,也有不同意見認為,既然是人工智能產出的結果,那就應該屬於這個人工智能的平台(或計算機系統)。“反對者也表示,版權歸屬給了平台或計算機系統,並沒什麽實際效應。”很明顯,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步進化,其創作出的作品的版權歸屬爭論應該仍會繼續。

此外,在23日的活動現場,四川美術學院108老教授美術館館長王嘉陵教授也和重慶短波文化簽訂了版權授權協議,授權後者開發、行銷背包、手機殼、傘具、絲巾、書簽等衍生品。

上遊新聞記者 裘晉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