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業監管考核加碼 小微貸增近20%

出爐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壓縮商業銀行非標存量規模;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破局小微企業融資難;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引入鯰魚,2018年銀行業改革再破題。

三季報顯示,受資管新規影響,多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下滑、保本理財規模收縮,規模收縮同時,這一領域正打破剛性兌付,降低潛在金融風險。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2018年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正多管齊下,著力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效果漸顯。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8.9兆元,同比增長19.8%,較各項貸款同比增速高7個百分點之多。

而隨著一系列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落地,法國歐諾銀行、野村控股株式會社等外資機構正跑步入場,鯰魚的引入正讓“乾活不彎腰”成為過去。

【資管新規半年考】

銀行資管業務規模微降

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明確的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此外,《意見》還指出“資產管理業務作為金融業務,屬於特許經營行業,必須納入金融監管。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距今,資管新規發布已半年多,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政策頒布後,過去資管業務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控制,同時也沒有出現大幅下降。據公開資料,銀行表外非保本理財餘額22.3兆元,比資管新規頒布前下降了2.1%。

多家銀行近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受新規影響,多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下滑。

中國銀行三季報顯示,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為29.73%,同比下降1.03個百分點。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685.18億元,同比減少13.83億元,下降1.98%。

在交通銀行研究中心看來,資管新規短期內對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帶來一定的挑戰。長期來看,資管新規有助於促進資產管理業務規範發展,降低金融風險,未來銀行理財業務轉型之後,也將會形成商業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

【小微企業融資】

銀保監會多管齊下,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2017年以來,嚴監管保持高壓態勢,同業、表外業務受到遏製,金融體系自我循環的亂象得到有效緩解。這對相當程度依賴表外融資的中小企業也帶來了部分影響。

與此同時,央行與銀保監會多管齊下,開前門,堵後門,試圖破局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世界難題。而有效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是其中一大著力點。

5月3日,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銀保監會將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進行專門的考核,加大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力度,著力解決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重點領域的重點問題。

今年6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銀發〔2018〕162號),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內部管理、財稅激勵、優化環境等方面提出23條具體措施,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8月11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將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辦法,加強貸款成本和貸款投放監測考核,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有效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在同一月,銀保監會還印發了76號文,要求“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強化小微企業、三農、民營企業等金融服務”。

而在近期,為充分發揮保險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和增信作用,銀保監會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積極發揮部門合力,推動各項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等其他政策落地,形成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強大的政策合力。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8.9兆元,同比增長19.8%,較各項貸款同比增速高7個百分點之多,有貸款餘額的戶數超過1600萬戶,同比增加406萬戶,階段性地實現了“兩增”的目標。18家主要商業銀行三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已經控制在6.23%,較一季度下降了0.7個百分點。

【對外開放】

外資機構跑步入場

今年,我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包括: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不設定限制;將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放寬至51%,3年後不再設限;鼓勵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引進境外專業投資者等。

“今年國家長官人在博鼇亞洲論壇上宣布,將大幅度放寬金融業的市場準入,中國人民銀行隨後宣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目前多數措施已經落地。”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日表示。

隨著中國金融開放步伐提速,不少外資機構跑步入場。僅據上海市金融辦今年5月公開的資訊顯示,4月28日,法國歐諾銀行和光明食品集團等簽訂投資協定,擬共同設立上海光明歐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並向監管部門提交了申請材料,監管部門已開展設立輔導,這將是歐美發達國家在中國設立的首家消費金融公司。5月4日,富衛人壽保險(百慕大)公司等向中國銀保監會提交了籌建富衛人壽保險公司的申請材料。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會社等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擬持股51%。5月9日,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總部決定在上海獨資設立安聯(中國)保險集團公司,並抓緊落實籌備事項。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楊許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