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送到手上的68.88萬股都不要?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棄購之謎

下周一,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將正式上市交易。對於新股中簽的投資者來說,終於將迎來收獲的時刻。對於打新者而言,科創板公司依然是“一簽難求”。

儘管如此,每家公司依然有一些投資者放棄了這次“中獎”的機會,25家公司合計多達68.88萬股被棄購,這對中簽者而言,無疑白白錯失新股上市後帶來的豐厚收益。

那麽,到底哪些公司被棄購的數量最多?被棄購股數的多少,與這些公司的新股定價到底有何關係?又是什麽原因,導致了投資者會選擇放棄這些新股?

數據說明一切,7月18日,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的上市發行結果公告全部揭曉,至此,科創板IPO棄購之謎也被揭開。

7月3日,天準科技(688003)公布網上配售結果,銀河證券成為唯一一家棄購的網下配售機構,原應申購640萬股,實際申購0股。一時間,銀河證券科創板打新棄購,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不過,除了天準科技外,網下申購再也沒有出現過其他棄購案例,或許這只是一次意外。

但是,網上申購的棄購,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從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到第25家公司嘉元科技,每家公司都有為數不等的棄購數量出現。

統計顯示,25家公司合計棄購股數達到688782股,合計棄購金額為1135.97萬元。這些被棄購的新股,最終都被承銷商接走。而新股上市之後,將可能獲得的收益,也將與這些棄購的中簽者無緣了。

中國通號棄購數量高達37.98萬股

從總體情況看,25家首批科創板公司中,棄購數量最少的是安集科技(688019),只有5133股被棄購。另外,棄購股數在1萬股之下的,還有華興源創、鉑力特、天宜上佳、沃爾德、心脈醫療、容百科技,其他公司棄購股數都在1萬股以上。

但是,還有5家公司棄購數量超過2萬股,這5家公司分別是天準科技(20317股)、瀾起科技(29514股)、中國通號(379800股)、中微公司(20078股)和嘉元科技(21271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通號被棄購的股份數量高達37.98萬股,這是首批科創板公司中棄購股數最多的公司,棄購金額也高達222萬元,棄購人數多達760人。正是由於中國通號棄購數量大,也拉高了25家公司的平均數,平均下來,每家公司被棄購的股數達到27551股。

棄購多少或與新股發行數量有關

那麽,科創板新股被棄購的多少,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

有分析認為,與發行價定價有關,發行市盈率越高,被棄購的數量越多;發行市盈率越低,被棄購的數量越少。也有分析認為,可能與發行價格的高低有關,價格越高,被棄購的數量越多;發行價越低,被棄購的數量越少。還有人認為,可能與公司發行量的多少有關,發行量越大,被棄購的數量自然越多。

首先,棄購的多少,與發行價沒有關係,並不是說發行價越高,棄購的數量就越多。

25家公司中,發行價最高的是樂鑫科技,發行價高達62.6元/股,但棄購數只有10836股,不算多,也不算少。而棄購最多的,反而是發行價最低的中國通號,其發行價僅為5.85元/股。

當然,也不是說發行價越低,棄購就一定越多。比如發行價第二低的西部超導,發行價為15元/股,但棄購數量也只有11077股,算是比較少的了。而棄購數量第二多的瀾起科技,棄購了29514股,但其發行價為24.8元/股,這個價格在25家公司裡屬於中間水準。所以,棄購數量的多少,與發行價的高低沒有關係。

其次,棄購與發行市盈率有關嗎?理論上講,有可能與此有關。如果發行市盈率太高,甚至遠高於行業平均市盈率的話,中簽者可能會考慮其上市後的表現,擔心會不會破發的問題,所以有棄購的可能。

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答案也是否定的。中國通號,被棄購的股份數量最多,而該公司的發行市盈率確實最低,只有18.8倍,甚至遠遠低於行業平均市盈率的37.96倍。

另外,發行市盈率最高的是中微公司,市盈率高達170.75倍,而行業平均市盈率僅為32.87倍,但其棄購數量也只有20078股,這個數量甚至低於平均數。

那麽,究竟棄購數量與什麽因素有關?

以中國通號為例,它是這批新股中被棄購數量最多的公司,高達37.98萬股,和其他公司完全不在同一個數量級上。同時,中國通號也是發行量最大的公司,僅僅網上發行數量就達到3.78億股,是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裡的大盤股。如果從這一家公司來看,確實網上發行數量越高,被棄購的可能性越大。

其他公司是否也是這種情況?網上發行量第二、第三的公司分別是瀾起科技和嘉元科技,而他們的棄購數量也確實是第二和第三多的,分別達到29514股和21271股。而發行量排名第四的是天準科技,其棄購數也超過2萬股,同樣排名棄購數量的第四位。

另外,從發行量較小的公司來看,棄購數確實也是比較少的。比如安集科技網上發行488萬股,是發行量最小的公司,其棄購數也只有5133股,是棄購最少的。其他網上發行量低於1000萬股的公司,棄購數量都不大。

揭秘棄購“肉簽”的真實原因

如果從數據統計的情況來看,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網上發行量越大的公司,可能被棄購的概率也就越大,被棄購的股數也就越多,這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但是,對於中簽新股的投資者而言,尤其是中簽的散戶,他們在中簽新股之後,真的會去考慮那麽多因素,然後再考慮到底要不要這些新股嗎?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

科創板新股中簽率本來就很低,這25家公司,平均中簽率0.05918%,如果剔除中國通號這種大盤股的話,平均中簽率還會更低。換句話說,科創板新股和以前的主機板新股一樣,依然是一簽難求。一旦中簽,大概率就是“喝酒吃肉”。

同時,現在的市場環境,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概率也是很小的,中簽了怎麽可能棄購呢?

確實,從投資者角度出發,申購新股的時候,除了新股發行量巨大的超級大盤股外,一般不會考慮太多其他因素,比如發行市盈率、發行價等,更不會去考慮新股的定位是否會高於同行業的定位。一般都是“一鍵申購”就完事,而新股中簽之後,更不會去分析要不要選擇棄購了。

據一位券商人士稱,現在券商對股民申購新股的服務非常完善,如果股民中簽了,會有多個服務項目去通知客戶盡快準備足夠的資金完成新股認購。這些服務包括短信提醒、電話通知、微信通知,還有交易軟體打開的時候,也會彈出對話框,提示中簽新股,並注明繳款期限。

另外,有些券商還會在客戶同意的情況下,提前凍結一部分資金用於認購新股,這樣也確保了新股不被棄購。

那麽,即便如此,為啥每家公司依然有幾十人不等的投資者要選擇棄購?

據券商人士分析,可能性最大的一種情況是,投資者账戶上沒有足夠的資金,同時券商又無法通過各種手段聯繫到管理账戶的投資者,最終導致了棄購的出現。

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一些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可能同時管理了多個账戶。他們每個账戶都會申購,但在新股中簽的時候,可能手上管理的账戶較多,並沒有及時注意到手中具體哪個账戶中簽了新股,最終導致了棄購的出現。同時,這些中簽的账戶,由於账戶名稱和管理者可能並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導致了券商無法及時通知到账戶管理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