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的人注定孤獨

凡是重大的哲學問題,實際上都是困擾著靈魂的問題,哲學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就是為了把這些問題弄明白。哲學的追問是靈魂在追問,而不只是頭腦在追問,尋求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智慧,也就是人生覺悟。每個人需要哲學的程度,或者說與哲學之間關係密切的程度,取決於他對精神生活看重的程度,精神生活在他的人生中所佔的位置或比重。那種完全不在乎精神生活的人,那種靈魂中沒有問題的人,當然就不需要哲學。不過,我相信,這樣的人應該是很少的。

籠統地說,哲學有兩個大的領域,一個是對世界的思考,追問世界到底是什麽,另一個是對人生的思考,追問人生到底有什麽意義,怎樣活才有意義。不過,對世界的思考歸根到底也是對人生的思考。和科學不同,哲學探索世界的道理不是出於純粹求知的興趣,更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我們是誰?”這個問題隱藏在一切哲學本體論的背後。世界在時間上是永恆的,在空間上是無限的,而一個人的生命卻極其短暫,凡是對這個對照感到驚心動魄的人基本上就有了一種哲學的氣質。

——周國平

精彩問答

問:您如何理解靈魂深處的孤獨?

周國平:這是一個很有詩意的題目。我覺得,一個人的靈魂只要足夠深刻,就會發現那藏在靈魂深處的東西就是孤獨。他會發現,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限的,他面對的是無限的虛空。這是一種大孤獨感。當一個人經歷重大苦難的時候,這種大孤獨感就會突現出來。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人人都是孤兒》,裡面就講了這麽一個意思,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有父母有朋友等等,有這樣那樣的人際關係,但是,在真正的苦難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你只能自己承受。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死亡,每一個人只能自己去面對和承受死亡,在這個時候,父母、兒女都幫不了你。從這一點來說,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

問:在聽您的課之前,我是一個比較有優越感的人,但聽了您的課後,我覺得自己渾身都是毛病。請問:你認為獨立思考的培養需要哪些條件?

周國平:其實,我因為自己渾身都是毛病,才總結出了這麽多。我只是給自己提出了一個努力的方向,只是覺得人應該這樣做。並不是我已經做到了。如果按這個標準衡量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有毛病。關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我覺得需要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

從內部條件來說,需要一定的天賦。愛因斯坦說過: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恩賜。當然任何人都可以培養,那麽這是一個能夠培養到什麽程度的問題了,在這方面拔尖的人是必須有一定的天賦的。另一個是外部的條件,外部條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育,當然是好的教育,所謂好的教育就是能夠給獨立思考提供一個自由環境的教育。

問:按照您的說法,靈魂本來是高貴的。但哲學上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不同說法,不知道您認為哪一種是對的?如果是後天培養的話,你認為高貴的靈魂應該如何培養?

周國平:我講的靈魂高貴好像不牽涉到人性善惡的問題。哲學家們講人性惡,實際上指的是人的生物性,講人性善實際上指的是人的社會性,而我講靈魂的高貴指的是人的精神性,我覺得與人性善惡問題的所指不同。

問:我今天想提兩個問題:您今天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醫學與人文精神,我想問這個跟我們所追求的真善美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第二個問題,對資本主義階段中的異化現象,即人的需求和經濟的發展是矛盾的,這個您怎麽看,並且怎麽解決它?

周國平:真、善、美是通常對於精神價值的一個概括,相對應於人的精神結構中的三個方面,就是理性、意志、情感。那麽,我講的人文精神的三個方面,後兩個方面就是談精神價值的。其中,頭腦就是理性,追求的是真,靈魂實際上包括了和情感,靈魂的高貴相當於意志,追求的是道德和信仰,也就是善,靈魂的豐富相當於情感,追求的是美。

關於異化問題,我認為馬克思的異化理論肯定是有道理的,就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進步同時也是退步。不過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比如說,如果資本主義是指市場經濟,那麽市場經濟這個東西究竟是暫時的還是永恆的?人類能不能不要市場經濟?如果是永恆的,異化就不僅僅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現象了。經濟的發展導致了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這個變化亦好亦壞,帶來了許多新價值,也毀掉了許多老價值,我覺得這種情況恐怕是無法避免的。

問:周老師,我想問的是,在您受尼采這些哲學家的影響之前,在您的童年您思考的話您都思考什麽?您受他們的思想和影響,那是不是可以說他們的靈魂在您的身上繼續延續了下去呢?在您死的時候,您會不會因為您的思想在聽了您講座或者看過您書的這些人身上延續下去呢?因為這個您會感覺很平靜嗎?

周國平:我不是因為讀了尼采等等才開始思考的。我覺得,我後來走的路跟我小時候的性格關係非常大,我小時候非常敏感又比較內向,早就有了對人生的困惑,這類問題常常悶在心裡面,自己慢慢想。比如說死亡問題,當我知道我自己也會死的那一天,我受的震動太大了。

我不認為尼采的思想在我身上延續或者我的思想在別人身上延續,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思考者,一個人思想的真正形成主要地不是來自其他思想家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經驗造成的,包括內在經驗,不光是一種經歷,而是一個人性格所造成的他的內心體驗,這種東西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尼采,在很大程度上他是把我自己的東西激活了,啟示了一種表達方式,但感受是我自己的。我相信,凡真正能提出自己的思想的人,他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外來的影響其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問:您曾經提到不經歷苦難的人生是淺薄的,是有缺憾的,但我寧願我的人生永遠不曾有過失敗,您如何看?

周國平:我相信沒有人主動去選擇苦難、挫折、失敗,問題是這些遭遇是人生中難以避免的,一旦遇上了,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如果你總是懷著僥幸或害怕的心理,一心躲開這樣的遭遇,那麽,第一你在走人生的路時就會謹小慎微,成為平庸的人,第二你很可能仍然躲不開,那時候你就會埋怨、屈服甚至一蹶不振,成為一個真正的失敗者,喪失了苦難本來可能給你的那些正面價值。

其他優質文章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