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生寶寶護膚指南


每個寶寶都是天賜給父母的禮物,嬌嫩的小嬰兒來到世界上需要雙親最細緻的呵護。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正處於從宮內水環境到宮外含氧環境逐漸適應的過程,皮膚相比大人更為嬌嫩獨特,因此需要特別的呵護。那麼,新生寶寶的皮膚到底有什麼特點?該怎樣做好護膚?在寶寶洗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但是除了第一次做嬰兒的小寶寶,大部分父母也是新手上路,一知半解的護理可能會使寶寶難受。

今天就從皮膚科的角度,講講如何正確給新生兒護膚。

新生兒皮膚有什麼特點?


皮膚對寶寶而言有什麼作用?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皮膚是人體最大、最外層、最直觀,同時也是最常接觸到的器官,是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主要屏障,具有調節體溫、分泌、排泄、吸收、代謝和參與免疫反應等作用。主要的生理功能具體為:

(1)屏障功能:皮膚作為保護器官,能組織體液、電解質和其他分子丟失,防止微生物、毒性物質和紫外線穿透,防止外界機械性損傷等。皮膚的屏障功能是表皮層最重要的功能。研究顯示,皮膚屏障功能到寶寶出生1歲後逐步成熟完善。

(2)吸收功能:嬰幼兒皮膚角質層薄且水合程度高、皮膚連接疏鬆、體表面積和體重比大,皮膚吸收能力強。

(3)體溫調節功能:皮膚可通過熱輻射、對流、蒸發、傳導這四種方式散發熱能來調節體溫。而嬰幼兒部門面積內的血流量相對較大,易於散熱,但由於汗腺功能差,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體溫波動大,如體溫超過40℃容易引起驚厥。

(4)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膚含有豐富的汗腺和皮脂腺,使皮膚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

(5)代謝功能:包括糖、蛋白質、脂類、水合電解質代謝。

(6)免疫功能:皮膚也是免疫器官,通過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保護皮膚和機體。由於嬰幼兒期皮膚屏障功能弱,免疫細胞和分子發育不完善,容易發生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皮膚病。

新生兒的皮膚和大人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新生兒期是胎兒向嬰兒的過渡期,是從宮內的羊水環境逐漸適應宮外含氧、乾燥環境的轉變過程,皮膚嬌嫩、敏感、易受刺激和感染。新生兒皮膚並非成人皮膚的「縮微版」。我們要了解新生兒皮膚的獨特性,才能更好地給寶寶做好皮膚護理。

首先從皮膚外觀上來說,新生兒的表皮為皮脂樣,而成人表皮外觀乾燥。其次從皮膚厚度來講,新生兒較成人皮膚菲薄,足月新生寶寶的皮膚厚度為1.2mm,而成人皮膚平均厚度為2.1mm。新生兒皮膚非常稚嫩,角質層薄,皮膚毛細血管豐富,局部防禦技能差,任何輕微的擦傷都會造成細菌侵入。第三,新生兒黑素細胞數量和成人數目相似,但是黑素小體少,黑素含量低,因而細胞功能發育還不完善,皮膚對紫外線的抵禦能力較弱,容易發生皮膚曬傷、曬黑等,要注意做好防曬。第四,新生兒皮膚的真皮層較薄,皮膚觸感柔軟,皮膚表面積與體重比例較成人高。因此,塗抹於新生寶寶皮膚上的物質也易於吸收,如果新生兒肌膚和刺激物接觸,會比成人更快、更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此外,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較難抵抗細菌的入侵,因此會比成人更容易出現紅疹、水泡等皮膚問題。

什麼是胎脂?對新生兒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寶寶剛出生時,全身皮膚會覆蓋一層灰白色的胎脂,多見於在背部、肩胛間區、頸部、腋窩、陰股部位。胎脂是在孕晚期才會分泌的,胎脂的多少存在個體差異,一般早產的寶寶出生時多數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胎脂保護。胎脂具有保護皮膚避免損傷和防止散熱的作用。在寶寶還未出生時,這層胎脂在羊水中能保護胎兒的皮膚不直接接觸羊水,從而使皮膚不受羊水直接浸漬。當寶寶出生後,新生兒從宮內羊水的溫暖環境到逐漸適應宮外乾燥、有氧、低溫的環境,此時胎脂提供了重要的保護作用。

怎樣給新生兒做好護膚?


胎脂要怎麼處理?

新生兒皮膚上的胎脂是不需要洗掉的。寶寶出生後,護士通常會用乾淨的毛巾擦掉新生寶寶體表的汙穢物如血汙、胎糞等,而將胎脂完整地保留在皮膚表面,逐漸乾燥。在新生兒出生數小時至1-2天,胎脂會逐漸被吸收。如果寶寶耳後、頭皮、腋下及其他皺褶處遺留的胎脂過厚或粘有血跡,可以用溫開水輕輕擦去,以防胎脂存留時間過長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


如何正確護理寶寶臍帶?

臍帶是胎兒和母體聯繫的紐帶。胎兒可以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得發育所需的營養。當寶寶出生後,這條臍帶就完成了使命,需要剪斷並進行結紮。一般3-7天內,新生兒臍帶會變得乾燥逐漸結痂,並自然脫落,個別寶寶的臍帶可能延長至2周左右。

由於臍帶的臍窩處還存在漿液性分泌物,因此要做好日常護理工作,保持臍帶的乾燥和清潔。具體的處理方法為:首先,處理臍帶前,媽媽要清洗雙手;第二,在洗澡時注意避開臍帶部位,沐浴後用吸水紗布使臍痂乾燥,並用消毒好的棉花棒蘸著75%的消毒酒精在臍痂下進行消毒;第三,將臍帶部位暴露在空氣中或用乾淨的紗布輕輕蓋住;第四,注意將紙尿布反折在臍帶部位以下,以避免寶寶的尿液的大便浸濕臍帶,引起感染。


怎樣正確給寶寶洗澡?

頻繁洗澡容易導致寶寶皮膚乾燥,因此我們建議一歲內的寶寶每周洗3次澡即可。寶寶出生1-2周,在臍帶殘根還未脫落前,建議隻做擦浴;在寶寶臍帶脫落、臍部完全癒合後,可以採用盆浴的方式洗澡。

在洗澡前,要準備好所需的沐浴工具,包括浴盆、乾淨柔軟的毛巾、嬰兒專用的沐浴露等。並且室溫應維持在26-28℃,水溫應保持38-40℃。媽媽可以用手腕內側或溫度計測水溫,以不涼不熱、感覺舒適的溫度為宜。待所有用品準備好,室內溫度適宜時,再給新生兒脫衣服洗澡。

進行盆浴時,浴盆內水量應沒過寶寶肩部,家長依次清潔寶寶的面部、頭部、軀乾,注意避開臍帶,最後清洗雙側腹股溝,即大腿根部。如果是男寶寶,要注意清潔陰囊下方。在沐浴完後,媽媽給寶寶輕輕擦乾全身,尤其注意皮膚皺褶處,並用嬰兒專用保濕霜給寶寶塗抹全身,以維持肌膚水嫩滋潤,預防濕疹的發生。

新生兒洗護要點


寶寶清潔後的護膚

新生兒皮膚護理包括清潔和保護兩方面內容。一是皮膚清潔沐浴,這是保持皮膚健康狀態的重要方法;二是做好皮膚保濕護理,以維護皮膚屏障功能。嬰幼兒皮膚屏障功能還未成熟,容易乾燥,因此在給寶寶做好沐浴清潔後應外用使用嬰兒專用保濕霜,以保護新生寶寶的表皮角質層完整性,並加強皮膚屏障功能,緩解或預防寶寶皮膚乾燥、脫屑、乾裂甚至皸裂的情況。保濕霜建議在沐浴後5分鐘內使用。因為在濕潤的皮膚上塗抹保濕霜,保濕效果更好一些。對於新生寶寶,可以每12小時一次或按需使用保濕霜,輕柔塗抹於全身皮膚,避免用力摩擦,以免損傷寶寶皮膚。


在清潔過程中寶寶眼睛進水了怎麼辦?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也可以給他洗頭。不過很多家長認為,在寶寶洗完澡後放在澡盆外邊擦乾身子再洗頭,這樣更容易操作。給寶寶洗頭的做法是:把寶寶包在浴巾裡,用手托住他的頭,並把頭放在澡盆上方。然後用水把頭髮打濕,抹上嬰兒專用沐浴產品,媽媽用手指指腹溫柔地按摩寶寶的頭皮包括囟門的位置,此後淋上清水。洗完頭後,媽媽用毛巾輕輕沾乾頭髮,而不是用毛巾直接擦乾。如果不小心有泡沫進入寶寶的眼睛,可用乾淨的溫水毛巾輕柔地擦拭。給寶寶洗頭時,可以用毛巾的一角蓋住他的臉,以免讓他害怕,同時更好地避免寶寶眼睛進水。


頭上的乳痂該如何處理?

除頭皮乳痂,可用清潔的植物油來清洗。方法是將植物油加熱後放涼以備使用,這樣做的目的是對植物油進行消毒。將冷卻的植物油塗在乳痂處,「悶」一天后用小梳子慢慢地、輕輕地梳一梳,頭皮乳痂就會掉下來,然後再用嬰兒皂和溫水洗凈。清洗頭皮乳痂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要用梳子硬刮,更不要用指甲去硬摳,這樣容易弄破頭皮而引起感染。頭皮乳痂結痂比較厚的小兒,需要用油多「悶」幾天,多洗幾次,才能除掉。用植物油給嬰兒清除頭皮乳痂,有利於保持孩子皮膚上的油脂性。


寶寶不愛洗澡怎麼辦?

有的寶寶不願意洗澡,可能是因為他在洗澡時候被水聲嚇到或者是耳朵、眼睛進水了,對洗澡產生了抗拒感。這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的防禦性條件反應。為了能讓寶寶改變狀態,接受洗澡,可以嘗試以下兩種方法:

(1)讓寶寶多玩水。先讓寶寶玩水,逐漸引起他玩水的興趣,進而讓寶寶一隻胳膊放在水裡玩,接著再把他的胳膊、腿逐漸放入水中,讓他在玩水過程中慢慢忘記恐懼。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洗澡時給他玩玩具。在寶寶洗澡時,媽媽可以把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水上。經過一段時間後,寶寶逐漸把洗澡和玩具結合起來,產生愉快的情緒,進而克服洗澡的恐懼。

文章內容來源於中山六院皮膚美容科

部分的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