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心!這些「郵票」貼紙、網紅飲料等竟然是偽裝後的新型毒品!

近日CCTV《今日說法》一期關於「新型毒品」的主題視頻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節目組探訪警察部國家毒品實驗室,由實驗室的分析師揭穿新型毒品的偽裝,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多種新型毒品。

實際上,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和警察機關都進行了揭露新型毒品偽裝的多篇報導,通過科普儘力提高大眾對新型毒品的識別能力。新型毒品有些以「時尚好玩」的網紅飲料之名藏匿於酒吧、KTV等,有些以餅乾、糖果、卡通圖貼紙的「偽裝」侵襲未成年人的世界。

一直以來,作為普通老百姓,可能都以為毒品離我們很遠。

對毒品的普遍印象還停留在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等白碳粉狀或片劑的物質。

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增強毒品的誘惑性、隱蔽性,為毒品披上了一層新的外衣。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毒品或許早已「化妝」成我們熟悉的樣子,潛入大眾生活,其中甚至還涉及到兒童零食,讓人防不勝防

網紅飲品也是毒品!

一些酒吧、KTV賣的一款叫做「卡哇潮飲」的飲料裡面含有γ-羥基丁酸的成分。

γ-羥基丁酸俗稱「神仙水,屬於國家一類的管控精神藥品,無色無味,喝下可能會喪失記憶,失去意識,甚至昏迷死亡。

雖然看上去非常時尚、潮流、好玩,且頗受年輕一代喜愛,但嚴格意義上屬於毒品,在我國是違禁品。

隨後,飲料供貨商沈某已被刑拘。

警方提醒:不要誤食不明飲品、零食,更不要為陌生人攜帶傳遞可疑用品!

偽裝成郵票貼紙、糖果的新型毒品

在侵蝕未成年年的世界

毒品越來越肆無忌憚,甚至在未成年人的世界也慢慢出現,家長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2018年,警察部曾發布了一條新型毒品「郵票」的公告。

原來,俗稱「郵票」的紙片中含有新型毒品LSD,麥角二乙醯胺(LSD)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緻幻劑,毒性是搖頭丸的3倍。

100微克就能造成使用者感官、感覺強烈話等變化,出現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伴隨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

任誰也想不到,看上去只有指甲蓋大小,圖案有些可愛的卡通貼紙,竟然是毒品。

LSD溶液吸附在糖紙、吸墨紙或郵票等其他吸附材料上,隱蔽性強,且傳播途徑廣,即使皮膚接觸也能被皮膚吸收。

去年10月份,海口海關破獲系列走私新型毒品入境案。

一種由境外寄往國內包裝花哨、色彩鮮艷的「糖果」竟然是搖頭丸。

去年3月至9月,警方共立案偵辦新型毒品系列案件5宗,查獲各類新型毒品3912.94克。

其中新型毒品偽裝成了各種食品、玩具、日用品等,五花八門,難以想像。


● 「糖」(也稱「E」,即搖頭丸,主要成分「MDMA」)153.08克;

● 「郵票」(主要成分「LSD」)0.29克;

● 大麻巧克力(主要成分為大麻酚)2218.09克;

● 大麻油(配合電子煙具使用,主要成分大麻酚)1368.88克;

● 大麻軟糖(主要成分大麻酚)158.86克;

● 「紅五」(主要成分尼美西泮)0.39克;

● K粉(主要成分氯胺酮)13.35克。

犯罪分子越來越狡猾,新型毒品一旦流入市場,後果不堪設想。

「安眠藥」、餅乾、蛋黃派等,都可能是毒品的偽裝

新型毒品無孔不入,甚至承包我們吃穿用度的朋友圈微商、海外代購都已淪陷。

江蘇常州警方抓獲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日本"安眠藥"的女子,意想不到的是這款"安眠藥"竟是新型毒品。

這種葯俗稱"藍精靈",其主要成分「氟硝西泮」,屬國家規定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和酒同服用會有輕微的致幻效果,也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藍精靈」是屬於新精神活性物質,被稱為「第三代毒品」。

許多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毒理作用比海洛因、嗎啡等傳統毒品更加強烈,少量吸食人會出現心動加速、血壓升高、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癥狀。

大量吸食後會引起偏執、焦慮、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應,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經調查,民警將販賣這款葯的女子王某抓獲。而直到此時,王某也才知道,自己賣的竟然是毒品。

新型毒品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知,也許你外出時不經意間看到的零食、飲料就可能是毒品。

安徽銅陵民警發現一塊「小熊餅乾」,是將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製成可愛的曲奇餅乾模樣。

雲南西雙版納機場,警方繳獲化身為「橡皮糖」的毒品。這些零食包裝的之下,竟然隱藏著病毒和海洛因。

廣東深圳鐵路警方查獲,外殼是蛋黃派,小包裝之中的「奶茶」毒品,雙重偽裝花招背後,則是可能讓人終身與尿布為伴的氯胺酮!

還有偽裝成奶茶的毒品、偽裝成跳跳糖的毒品、偽裝成巧克力的毒品、偽裝成曲奇餅乾和香煙的毒品、偽裝成咖啡伴侶的毒品等。

各種「奶茶」、「可樂」、「跳跳糖」、「巧克力」、「曲奇餅乾」、「迷幻蘑菇」等都可能是花式毒品。

他們被穿上不同的外衣,隱藏在各種場合,讓人防不勝防。

成年人出入情況複雜的場所時,千萬要長點兒心,一定不要為新奇而去嘗試各種「時髦」的東西!

同時警惕孩子可能面對的「零食誘惑」,教育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予的任何物品,特別是食物和飲料不要接受。


● 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飲料;

● 盡量點有瓶蓋能密封的飲料;

● 一定要自己打開飲料;

● 要特別小心「朋友的朋友」;

● 對好久不見的朋友也不能掉以輕心;

● 不要叫別人幫你看飲料,哪怕是朋友。

● 不認識的人給的、脫離過自己視線的食物和水,都不要入口。

雖然新型毒品花樣百出,但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商品都沒有問題,大家不用杯弓蛇影。

綜合自央視新聞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