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西藏芒康,有流傳1300年的桃花鹽,已成為國家非遺

洶湧澎湃的瀾滄江在滇藏交界處的深谷有個拐彎,我國唯一完整保持原始手工曬鹽的技藝就藏在這道彎裡面,芒康鹽井古老製鹽術,堪稱鹽業史上的活化石,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雲南經214國道前往西藏,就會經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芒康縣,芒康縣藏語意為“善妙地域”。距芒康縣城120公里,就進入了鹽井鎮,瀾滄江沿岸的鹽井層層疊疊,非常壯觀。與其說是“井”,不如說這是當地人搭建的土木結構平台,遠遠望去,陡峭的山崖上密密麻麻地豎著上萬根木架,鹽田映襯著天際,仿佛一塊塊清亮的鏡面,美麗如畫。

【鹽井結構】

鹽田都是當地居民自己搭建的,他們就地取材,在陡峭的江岸崖壁上,將粗大的原木搭建成支撐的骨架,木架支撐的方形頂棚便是鹽台,橫鋪一層木板,再墊上一層土或細沙。崖壁、木質鹽台和支撐木魔幻三傑,很是牢固。

鹽架之間有簡易棧道連通,像是迷宮般的通道,七歪八拐的岔路很多,行人可以在木架之間躬身前行,神奇的是每一條通道都能直上崖頂,讓人不得不感歎先人的智慧。

鹽井錯落有致排列著,看似簡單卻非常實用,鹵水向上可以蒸發成鹽,向下可以滲透為巧奪天成的鹽掛,什麽是鹽掛?鹵水沿著土層和鹽架縫隙滲漏下來,風乾後會形成一根根白色的鍾乳晶鹽,形態就和冬天的冰掛一樣。當地人時常會拿礦泉水瓶在鹽架之間收集鹽掛,鹽掛質地純淨、雜質少,是鹽井上好的產品。

細看支著鹽架的一根根木樁,看似老朽得仿佛要倒塌似的。其實不用擔心,它們長期受到鹽鹵的浸潤,內部木質非常堅硬且不易生蟲腐爛,再使用百年也沒有問題。曾經有人想嘗試用水泥代替傳統的鹽井,結果鹵水很難乾透,遠遠比不上傳統方法搭建的鹽井。

【古老製鹽術】

如果仔細去看芒康人的鹽井勞作,就會發現他們製鹽的工藝並不複雜。鹵水井在清晨時分最為充盈,當地人便帶上乾糧早早來到鹽田,背著桶、挑著擔到江邊的鹵水井取鹵水,挑上半山腰倒在鹽田,然後就等風吹,等日曬,等它自然濃縮。

與別處製鹽不同,這裡的製鹽工作都是由女人們來完成的,男人們則負責賣鹽。強烈的陽光,將女人的臉曬得黑紅黑紅的。

風吹日曬和鹽田滲漏,讓鹵水得以蒸發、結晶,經過多天的等待,一層層結晶鹽就出現了。用木刮刀輕輕刮攏這層晶體,這些鹽濕漉漉的,很像溪水裡的沙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放進嘴裡,鹹味並不重。收集在竹背簍中瀝乾水分,這鹽便製作完成了。

從唐朝至今1300年來,芒康人一直固守著這種最原始的方式曬鹽。芒康屬高原溫帶季風性氣候,雖然空氣稀薄,但日照充足,春夏日烈風大,曬鹽兩三天就能好,而秋冬日薄風寒,曬鹽則需五至十天。7月的雨季可以休息,但雨季不少人家鹽田和儲鹵水池會被上漲的江水衝壞,女人們都會互相幫忙維修。

【桃花鹽】

芒康鹽井的東岸是上下鹽井村,西岸是加達村,鹽井的鹽來源於瀾滄江的水,用的相同的水,出的鹽卻不一樣。東岸的鹽田出的鹽是白色的,西岸的鹽田出的鹽是粉紅色的。遠望兩岸鹽井,東邊大片白,西邊大片粉,涇渭分明美麗如畫。

而這種獨特的現象並不是什麽人為藝術,而是大自然的水土之功,主要原因在於瀾滄江兩岸土質,西岸相比地勢緩為低緩,鋪鹽田用的是當地的紅粘土墊底,而東岸的上下鹽井鋪田用的是白砂土墊底。不同的土質造就出了不同的鹽。

一年下來,曬鹽的黃金季節只有3月至5月,不但陽光充足,掠過河谷的風也給力,不僅出鹽快品質也是最好的。也只有這個時節,西岸才會曬出品質上乘的粉紅色的鹽,被稱為桃花鹽,在藏區很受歡迎,用它打製出的酥油茶格外紅亮,味道也好。桃花鹽因產量有限,所以價格相對白鹽要貴一點。

【鹽業史活化石】芒康鹽井在茶馬互市的時代就很出名,賣鹽人趕著騾馬穿過刀削斧劈般的峽谷,以物易物,因為那時候的鹽不是直接銷售,而是隨行就市,所以芒康也成為藏區有名的富庶之地。

現今,鹽田邊上就有專門的人來收鹽,產了鹽直接拉走,辛苦一年,一戶人家大概有兩三萬元的收入。如果想要將賣得價格高一點,當地的男人們就自己用農用車,沿著茶馬古道將曬好的鹽運送出去銷售。近的會運到雲南德欽、香格裡拉,遠的甚至會走到西藏昌都和四川巴塘、康定等地。

瀾滄江沿岸的鹽田靜靜佇立了千年,獨一無二的古老曬鹽方式和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仍散發著迷人的魅力。芒康鹽井人把鹽看做風和太陽的禮物,當地人說:“只要鹽井還在冒出溫熱苦鹹的鹵水,我們就要珍惜這大地的饋贈。”願這延續了千年的勞作方式,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