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奇帆:互聯網金融務必吸取P2P發展的深重教訓

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在8月10日的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談及5G背景下金融科技發展的話題時,CF40學術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互聯網金融系統務必吸取這幾年P2P發展的深重教訓,絕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徵,必須持牌經營,必須有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必須有運營模式要求和風險處置方式。他也表示,否定和整頓P2P,並不等於拒絕網絡貸款。

CF40學術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 來源:CF40

“互聯網運行有巨大的異塵餘生性和無限的穿透性,一旦與金融結合,既有可能提升傳統金融體系的效率、效益和降低風險的一面,也有可能帶來系統性顛覆性的危機的一面。這些年,P2P的問題就在於打著互聯網金融的旗幟,搞著傳統社會的老鼠會、民間亂集資亂放高利貸的業務,P2P公司向網民高息攬儲、向網民無場景地放高利貸,通過資金池借新債還舊債,形成互聯網體系下的龐氏騙局。”黃奇帆說到。

黃奇帆表示,為此,互聯網金融系統務必吸取這幾年P2P發展深重教訓,絕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徵,必須持牌經營,必須有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必須有運營模式要求和風險處置方式,不能“無照駕駛”,不能利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五十的高息攬儲、亂集資,不能無約束、無場景地放款融資,不能搞暴力催收等。

他認為,科技金融的發展可以是“互聯網+金融”,有條件的網絡數據平台公司獨立發展金融業務,也可以是“金融企業+互聯網”,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發展自身需要的互聯網數字平台,但是科技金融最合理、有效的發展路徑應該是網絡數據平台跟各種產業鏈金融相結合。

“否定和整頓P2P,並不等於拒絕網絡貸款。實踐表明,網絡貸款只要不向網民高息攬儲,資本金是自有的,貸款資金是在銀行、ABS、ABN市場中規範籌集的,總杠杆率控制在1:10左右,貸款對象是產業鏈上有場景的客戶,還是可以有效發揮普惠金融功能的。”黃奇帆舉例說,全國目前有幾十家這類規範運作的公司,8000多億貸款不良率在3%以內,比信用卡不良率還低。

黃奇帆總結說,科技金融不僅僅是科技公司自身打造的金融融通公司,其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互聯網或物聯網形成的數字平台(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與各類金融機構的有機結合,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形成數字金融平台並與各類實體經濟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相結合形成基於互聯網或物聯網平台的產業鏈金融。

新京報記者 陳鵬 校對 王心 編輯 梁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