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糜爛性胃炎?你了解嗎?

相信很多人胃痛,做完檢查會得到這麼一個診斷:糜爛性胃炎。這個診斷常常讓患者擔憂:「哎呀,我的胃都糜爛了,是不是很嚴重啊?」 本文介紹一下臨床上很常見的糜爛性胃炎。

什麼是糜爛性胃炎?

糜爛性胃炎分為急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徵的急性胃炎,又稱急性胃黏膜病變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佔上消化道出血的20%。這個往往危及生命!大量飲酒、大劑量服用非甾體類藥物、精神壓力、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熬夜等是它的主要誘因。

慢性糜爛性胃炎,一般僅見飯後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對這些病人,目前某些胃鏡報告有些模糊,雖然報告說糜爛,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大多是飲食、飲酒造成的,其實就是黏膜層輕微受損或炎症,或者充血、微細血管出血。

糜爛性胃炎的癥狀

慢性的一般沒癥狀,或者僅僅是消化不良或者飽脹感,有的偶爾會疼。而急性糜爛性胃炎起病較急,在原發病的病程中突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及黑糞,單獨黑糞者少見。出血常為間歇性。

大量出血可引起暈厥或休克,伴貧血。出血中上腹隱痛不適或有觸痛。內鏡檢查,特別是發病24~48小時內行急診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糜爛、出血或淺表潰瘍,尤以高位胃體部多見。

急性糜爛性胃炎已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約佔上消化道出血的20%。臨床癥狀多為上腹部的隱痛或劇痛,伴噁心等癥狀。少數患者由於原發病癥狀較重,表現為嘔血和(或)柏油樣便,出血常為間歇性,部分病人表現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較重,可出現失血性休克。

糜爛性胃炎怎麼預防

這種病主要是典型的吃出來的病,與我們飲食不講究很大關係,常常一吃就發病,所以預防需要從飲食做起。

不食如生、冷、硬和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如酒、辣椒、濃茶、咖啡等,以及損傷胃粘膜,也不食未經洗凈、煮熟的食物,以防胃內感染。

胃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們健康的重要殺手之一了,應及早預防和治療,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