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悄悄告訴你 在矽谷有一種工作比程式員掙得多

I

不管在上地、南山還是矽谷,程式員從來都是高薪的代名詞。即使是兩年前,矽谷的實習工程師的年薪就已經達到了81600美元(超過人民幣56萬),相當於美國平均工資的兩倍。

不過,程式員並不是美國科技公司裡薪資最高的工種。

產品錦鯉年薪百萬

招聘網站Hired根據其平台上以美國為主的諸多公司技術人員的面試數據,發布了一份薪資報告。這份報告清晰的展示了科技公司裡不同角色平均薪資的差別。

部門都是美元/年

雖然相比年薪127k的設計師,數據分析、軟體工程師的薪資已經高出了一截,達到了137k,但程式員們的薪資並不是最高的,產品經理才是吸金之王,薪資高達145k,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003675元/年,剛好年薪百萬

數據一出,Hacker News議論紛紛。有產品經理覺得很正常:

這不足為奇。有多少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真的需要應對嚴峻的技術挑戰?另一方面,有多少公司迫切需要優秀的產品經理來確定到底做什麽是最有價值的?

此外,過去15年來,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很多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Scaling曾經是一個困難的挑戰,但現在對許多公司來說已經不是了。事實上,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阻止激情澎湃的工程師重複造輪子。這不是因為我們不需要解決scaling問題,而是因為現有的輪子已經夠了。

也有人覺得PM很多是其他工種轉的,工作年限不一樣,其實相當於是管理層:

這平均值用的壓根不對嘛,很多PM都是有了幾年其他工作經驗後轉做PM的,十年經驗的PM可比十年經驗的程式員資歷老多了。

一個好的PM基本就是一個小團隊的CEO了,他們是從公司商業利益出發來推動產品發展,PM不只管技術、設計或者行銷,而是把所有這些工作都考慮在內。一些創業公司被收購後,管理人員通常是這樣改變title的:CEO變成PM,CTO變成技術leader,COO變成項目經理。

其他報導裡都說矽谷工資最高的職位是CEO,跟CEO一樣,PM是一個管理層資歷的體現,而不是具體某個工種。

也有轉PM的程式員跑出來叫苦:

做了13年程式員之後,我轉了產品經理,但薪資少了一點。在我呆過的所有科技公司裡,除了高管和董事會之外,收入最高的都是工程師,其次才輪到PM和其他高級經理人。

差距正在拉大

Hired前數據科學家Jessica Kirkpatrick表示,相比程式員,產品經理的工資優勢正在增長:“我們發現,軟體工程師的薪酬總是低於產品經理,但過去一年薪酬差距已經拉大。即使考慮到經驗年限的差別,這種趨勢仍然存在。平均而言,軟體工程師在第一年、第六年以及六年以上的收入都比產品經理低10%。

而谷歌的前產品經理也吹了吹自己的老本行。

曾擔任谷歌地圖、谷歌日歷、谷歌文檔產品經理的GV合夥人Ken Norton說,產品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產品經理必須完成從產品定位、用戶洞察、產品日程規劃、團隊管理到商業模式的一系列工作。從長遠來看,產品管理能力決定了產品成敗。

Two More Things

除了PM和程式員的薪水之爭,量子位還在Hired的這份報告裡發現了其他兩個亮點。

40多小時的工作&十幾天的假期

這份報告還給出了美國技術人員每周的工作時長和每年的度假天數。

雖然按照8小時工作製的原則,每周只要工作40個小時就可以了。但實際上,在美國能夠實現這一點的只有29%的技術人員,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會加一點班,但不會超過50小時。

怪不得之前吳恩達給deeplearning.ai招人的時候,要求70-90小時的每周工作時間嚇壞了美國人民呢。

不過,換成中國互聯網公司的996,哪怕減去吃飯休息的時間,996的公司員工也是要工作60個小時以上的。如果你在美國,可能你已經是技術人員裡最辛苦的那10%了。

另外,在這份報告中,絕大多數美國技術人員都能休5-20天的年假,甚至還有一小部分可以休假近一個月。

35歲之後,公司就給不到你期望的薪水了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這份報告貼出了不同年齡段技術人員的期望薪資和收到的offer給的薪資。

35歲之前,候選人往往會低估自己的市場價值,期望薪資比實際收到的offer低;

而35歲之後,發offer的公司們就很難滿足這些候選人的期望薪資了。不知道是35歲中年危機養房養家養娃壓力太大,還是35歲以後的技術人員談判能力更強,懂得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了。

另外,其實這些美國技術人員也是隱形貧困人口,儘管年薪最高能到15萬美元,但是他們一年連1萬5都存不下。

頓時心理平衡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