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國首輛自動駕駛計程車來了!你敢坐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頂著“全國首輛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光環,一台搭載著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SUV曾在11月初的廣州大學城博盡了眼球。隨後,或許是因為鋒芒畢露,正處於試運行階段的該款計程車被執法部門介入監管,曾傳出“被叫停”的消息,儼然一個“緋聞”纏身的大明星。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通過實地走訪體驗,並從運營方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公司(以下簡稱白雲公司)和技術支持方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遠知行)處核實得知,鑒於路線較複雜,目前該款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廣州大學城的試運行已暫停,現於交通環境較適宜的生物島向市民提供試乘服務。

如今,人工智能的浪潮襲來,自動駕駛的賽道上也湧入了一大批競逐者。文遠知行首席運營官張力告訴記者:“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要通過商業化的落地來驗證。”他認為,計程車是其中最複雜,也是最具商業潛力的落地場景之一。

“風波”後仍有序開展試運行

秋季的廣州生物島,天朗氣清,陽光和煦。這座位於廣州市東南端的江心島,以聚集了眾多生物技術研發基地而聞名。島上車輛並不多,以私家車和貨車為主。時常穿梭在其中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正在井然有序地開展試運行工作,但它此前的亮相,卻經歷了一番波折。

11月1日,白雲公司宣布推出搭載有文遠知行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計程車,系全國首輛自動駕駛計程車,並開始在廣州大學城試運行,接受市民預約體驗。但其試運行僅一天,監管部門便開始介入,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安全問題引起了熱議。

“並不是特別意外,新興事物總會有各方的反應和態度。”文遠知行首席運營官張力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表達了對爭議的看法。

白雲公司則回應記者稱,公司於11月2日收到通知,大學城的交通主管部門認為大學城路線環境較複雜,目前並不適合該計程車試運行。為此,2日下午白雲公司暫停了其在大學城的試運行工作,現於交通環境較適宜的生物島向市民提供試乘服務,截至目前已接載了一百多名的乘客。

記者注意到,生物島便是文遠知行的“大本營”,此前其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已在島上進行了10個月的路線測試。

張力介紹稱,本次推出的車輛,是全國第一次在合規的計程車上搭載L4級自動駕駛技術。根據目前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 International)的劃分標準,自動駕駛從L0到L5一共分為6個等級,其中L4級別稱為超高度自動駕駛,車輛轉向、加減速控制、對環境的觀察和激烈駕駛的應對均由系統自動完成,但其應對的工況具有局限性。而L5已經達到全自動駕駛水準,可以處理全部工況。

自動駕駛計程車初體驗

自動駕駛計程車到底有什麽“黑科技”?為一探究竟,按照預約的時間,記者來到了位於生物島國際公寓A1棟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試乘上車點。一輛藍青色SUV駛來,車身印有“自動駕駛”字樣,車頂掛有計程車公司的燈箱。據介紹,該輛自動駕駛計程車配備有2個雷射雷達、3個專業攝影頭、1個毫米波雷達,通過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法,實現360度全方位感知。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記者上車後,前排的兩位安全員告知記者車輛行駛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情況和風險,並要求記者閱讀和確認一份自動駕駛車試乘同意書。隨後,自動駕駛計程車體驗正式開始。記者觀察發現,車內除了配備常規的計程車打表器之外,前方還安裝了一個電子看板,實時顯示車輛行駛的路線。

行駛過程中,位於駕駛座的安全員雙手手指稍向掌心合攏,懸空置於方向盤下方,並未觸碰到方向盤,腿部也無踩刹車的動作;位於副駕駛座的安全員,全程都在仔細觀察路況,同時留意身旁另一安全員的操作,手持的對講機偶爾發出聲音。據介紹,安全員只要雙手觸碰到方向盤,便可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隨時保障行駛安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記者發現,體驗過程中車輛基本實現全程自動化行駛,並未出現需要人工介入的情況:在行駛到路口時,車輛能自動識別紅綠燈並作出刹車或繼續行駛的反應;在前方出現貨車擋道時,車輛會自動變道;在碰見行人橫穿馬路時,車輛會自動減速進行避讓。體驗裡程約3公里,耗時約10分鐘。除了刹車、加速和變道時出現些許頓挫感和轟鳴聲以外,全程十分順暢便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應用市場大有可為

近幾年,國內自動駕駛的賽道上風起雲湧,雲集了諸如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北汽、上汽等傳統車企,以及圖森未來、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科技初創企業。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在10月18日召開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預計至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如何才能在自動駕駛這片“藍海”中分到一杯羹呢?商業化落地成為玩家們積極探索的方向。

今年5月,搭載了百度Apollo平台Valet Parking產品的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在重慶啟動試運營,具備對共享汽車的定點遠程召喚、自主泊車和自動充電等功能,試圖解決共享汽車“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圖森未來則積極探索自動駕駛技術在貨運上的運用,並在10月16日獲得全國第一張針對自動駕駛重卡的路線測試牌照;前幾天在烏鎮落幕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星行科技(Roadstar.ai)則投放了無人車進行參會嘉賓的接駁服務。

對於自動駕駛企業紛紛發力探索商業化落地的趨勢,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採訪時表示:“目前自動駕駛所處的仍是投入和研發階段,有些人在試探,但目前還沒完全做到市場教育。一旦市場成熟,不愁資本進入和市場發展。”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也表示:“現在行業都在投入,談不上競爭,技術、法規都尚待完善。”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工信部、警察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制定了《智能網聯汽車路線測試管理規範(試行)》,對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測試車輛等提出要求,明確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自主選擇測試路段、受理申請和發放測試號牌。這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在更多實際場景進行測試。

廣州更是在今年6月份頒布的《廣州市關於智能網聯汽車路線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率先在全國進行了測試場景的細化,包括載客測試、遠程測試和編隊行駛測試。

政策對場景的細化是對自動駕駛商業化探索的鼓勵,讓民眾看到了自動駕駛並不是空中樓閣。”張力如是說道。

商業模式尚待驗證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東告訴記者:

“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場景很豐富,但最先能大規模使用的,可能還是計程車這種經營性的車輛。在計程車行業裡,自動駕駛能夠實現比較大規模的推廣。”

在計程車行業,司機佔了將近50%的成本,自動駕駛能夠大幅度減少行業對司機依賴性,解決最大的痛點。”張力向記者分析道,“此外,在市政路線上行駛的計程車,相比於貨運車和擺渡車,面對的路線場景更加複雜,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要求也更高。”他認為,計程車是自動駕駛技術最複雜,也是最具商業潛力的落地場景之一。

他進一步表示,搭載了文遠知行自動駕駛技術的計程車,正是對自動駕駛商業模式的一種驗證,目前從硬體軟體的搭載,到用戶獲取,再到實際運營中訂單資訊的接收和識別等方面都需要探索。

記者注意到,在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上,美國已經走在了前頭。作為國際自動駕駛技術的領跑者,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近日已經對部分試點出行服務收費,並開始測試定價模型,率先進入了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早期階段。

對此,程世東認為,目前國內自動駕駛技術尚未成熟,仍面臨一定的安全風險,距離正式商業化運營還有一段距離。他建議國內企業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謹慎的態度,慢慢擴大測試和探索的範圍。

記者|郭榮村實習記者|王帆編輯 |李淨翰

|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台申請並獲得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