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在太空“發朋友圈”

他出生於法國魯昂,一座千年歷史名城,曾是中世紀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他精通籃球、游泳、登山、跳傘、衝浪、水肺潛水等各項運動,會說法語、英語、西班牙語、中文、德語和俄語,還是柔道黑帶選手。

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的托馬·佩斯凱,2009年成為歐洲航天局最年輕的宇航員。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他在國際空間站度過了196天,執行“比鄰星”任務。他是法國第十位前往國際空間站“旅行”的宇航員,執行這項任務之前已經為此準備了六年。

在此期間,他用國際空間站的攝影頭捕捉到了無與倫比的地球風光,並將這些照片發表在社交網絡(@Thom_astro)上,與千萬網友實時共享他的觀察和感受。所有的照片均在國際空間站特有的結構“穹頂艙”拍攝,宇航員籍此可以遠眺和觀察地球。

當他第一次浮遊於漆黑的廣闊宇宙,遙望地球的多彩與獨特,他從未感到那個星球如此的遙遠又清晰。

2017年1月13日,宇航員托馬·佩斯凱在太空的自拍照。

近200個晝夜,從昵稱為“太空之窗”的穹頂艙向外望去,他看到了關於人類、地球和宇宙的全新定義。跟隨空間站的移動軌跡,用相機記錄所看見的有趣、奇異、美麗,又帶有傷痕的地球,他為這些圖景萬分著迷。

托馬所在的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的穹頂艙,為宇航員提供了清晰的視野。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托馬·佩斯凱的攝影作品翻拍出了地球驚心動魄的美麗——而這一切,只能在無邊黑暗的太空中才能看見。為了讓中國的讀者也能欣賞到這些似乎是“上帝才能看到的景色”,後浪出版公司從托馬·佩斯凱的成千上萬條“朋友圈中”挑選出了150余幅精美照片,並按時間順序進行整理成一本攝影集《遙望地球:我在太空發朋友圈》,讓讀者能夠一起參與這場不同尋常的太空歷險。

《遙望地球:我在太空發朋友圈》;2020年8月;大象出版社;托馬·佩斯凱 著

在國際空間站運行軌道下方450千米的地方,“白雲散盡,夜晚的歐洲鋪上華美的霓虹地毯,宛若宇宙中熠熠發光的寶石;極光在北方大陸上空盡情舞蹈,亦真亦幻,讓我如癡如醉。無論是高山、海洋、森林、荒漠,還是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景觀,都揭開了它們的面紗。”

喜馬拉雅山區的一處冰凍湖泊

2016年12月——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當空間站飛越加勒比上空時,托馬看到了天堂般的景象:深藍色的海水包裹著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蒼翠的植被覆蓋其上;島嶼的邊緣卻溢出了大片的松石綠,像是被浸濕了的水粉畫,還有白色的雲朵點綴著整幅畫面。

從太空遙望地球,托馬可以觀察到大自然勾勒出的不可思議的地形地貌,也可以欣賞大自然潑灑出的難以複製的絢麗色彩,卻很難看到人類的活動痕跡,關於城市的一切喧囂煩擾似乎都不值一提,被廣袤無垠的宇宙濾鏡屏蔽了。他說:“我對這種景觀毫無抵抗力,百看不厭。”

被懷抱在湛藍海水中的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2016年12月——毛裡塔尼亞

“非洲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裡塔尼亞境內。它是全球十大最壯觀的地質奇跡之一,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同心圓結構,直徑長達近50千米,也正是因此,只有身處太空的宇航員才能看到這一奇觀的全貌。在托馬眼中,它就像是一隻睜得圓溜溜的眼睛,和太空中的他相互對望。在廣袤的沙漠之中,它還可以幫助托馬進行定位。

從托馬拍攝的照片來看,這隻大眼睛一共可以分成三層。最中心的小圓圈,就像是稍有破損的瞳仁,包裹在外的那個更大一些的圓圈,就像是一顆圓圓的眼珠。最外層的大圈,則可以看作是眼瞼,邊緣甚至還可以看到一根根的“眼睫毛”。起初,人們認為這一地貌是由隕石撞擊而形成的,但目前地質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地質結構受到長期侵蝕的結果。

只有從太空中才能完整觀察到的“非洲之眼”

2017年1月——利比亞

和“非洲之眼”相對的利比亞沙漠位於撒哈拉沙漠的東北部,從利比亞東部起,穿過埃及一直延伸到蘇丹西北端。這片廣袤的沙漠上分布著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質平原,對於人們來說就像是一塊極度貧瘠的不毛之地,氣候乾燥,動植物貧乏,並不適宜居住。

但托馬卻認為“非洲充滿了讓人眼前一亮的寶藏”,即便是利比亞沙漠的這種岩石地形,在托馬的鏡頭下也顯得異常美麗。在荒涼的沙漠中,一座橢圓形的山峰聳立其中,像是大片枯黃土地中滴落的淚水,中間的沙礫因為潮濕變成深色。它的岩層非常古老,一方面由花崗岩侵入構成,另一方面由山谷綠洲組成,整體呈螺旋狀。

利比亞沙漠裡的岩石地貌

2017年2月——意大利

巴勒莫,是意大利西西裡的首府,也是托馬的朋友呂卡·帕爾米塔諾的故鄉。如果是意大利的主版圖酷似一隻伸向地中海的皮靴,那麽巴勒莫就像是被皮靴踢起的足球。在托馬的印象中,這是一座“充滿自信的城市”,這裡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且風景秀麗,在歷史上甚至被稱作是“金盆地”。

當國際空間站飛過意大利上空,托馬趕緊將鏡頭對準了巴勒莫,拍下了這個城市繁華美麗的夜景。在一片黑暗之中,燈火通明的巴勒莫就像是鋪上了一層閃亮的光毯,溫柔卻耀眼。在寂寥的宇宙中,托馬或許曾無比懷念地面上的熱鬧。

巴勒莫的夜景,就像一條閃亮的光毯。

2017年3月——墨西哥

浮遊在宇宙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托馬發現地球原來是如此的絢麗多彩,“大自然才是一切形式與色彩的來源”。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東岸,當地采鹽場的鹽礦床構成了“潟湖”,看上去就像是上帝打翻的調色板。

尤卡坦半島東岸,有著夢幻般的色彩。

這裡的礦山和湖泊的形狀雖然是人工的產物,但粉紅的色彩卻是純天然的,源於水中大量的紅色浮遊生物。和周圍碧藍的湖水、橙黃的土地、靛青色的建築、翠綠的植被組合在一起,就像一個個破碎的色塊,拚湊出了一個夢幻的畫面。

2017年4月 馬達加斯加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湛藍色行星,可當太空站經過馬達加斯加的上空時,深深淺淺的紅色引入托馬的眼簾,炫目得仿佛屬於另一個星球。

這是馬達加斯加共和國一個名叫巴薩蘭皮的沿海小鎮。由於承載著大量富含鐵的沉積物,鎮上的桑包河就像大地的血管一樣,載著橙紅色的淤泥曲折匯入海洋,就連入海口也沾染了血色。一幅綺麗甚至有些淒美的景觀就這樣出現了:馬達加斯加平原與印度洋海水融為一體,構成了華美、濃烈的色彩碰撞。

含鐵的馬達加斯加平原與印度洋海水融為一體

在托馬的攝影作品中,地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模樣,它既有荒蕪的乾旱地帶,也有連天的廣闊水域。它有時粗糙野性,有時溫柔詩意,有時飄渺冷清,有時喧鬧繁華,它既脆弱,又美麗。

“還有那麽多旖旎的風光、奇妙的地點沒在這些照片中一一呈現出來”,托馬說,“畢竟,用六個月的時間來認識地球是遠遠不夠的。”好在,托馬的太空旅程仍未結束, 7月28日,他當選為下一艘SpaceX龍飛船(預計發射於2021年2月)的任務執行者,屆時,他還會向地球發回更多精彩的“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