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星空演講丨李銀河:小鮮肉化妝不該被罵“娘娘腔”

騰訊《一線》報導 作者:曾妮

7月29日晚,由騰訊新聞出品、騰訊娛樂主辦的星空演講璀璨開啟,本場演講以“女性的力量”為主題,邀請了姚晨、李銀河、辛芷蕾、惠若琪、梁鴻、孟美岐6位演講者到場,述說人生感悟。作為第二位登台的嘉賓,社會學家、性學者李銀河將話題聚焦在“性別刻板印象”上,對極富爭議性“男演員越來越娘”話題進行了討論。她認為,性別刻板印象不僅是對女性的壓迫,同時也是桎梏男性的枷鎖。同時,李銀河還在現場分享了女性自我保護的原則,“對壞人說不,發聲很重要!”

隨著韓流入侵,娛樂圈進入“男色消費”時代,大量人氣小鮮肉化著眼影、眼線、咬唇妝闖進大眾視野,一種全新的男色審美由此誕生。但同時,爭議也接踵而至,大量秉承傳統觀念的網友對此嗤之以鼻,甚至部分“主流”明星也不能認同:吳彥祖批評小鮮肉“男人不像男人”,周傑則直言現在的觀眾“審美水準低下”。類似話題不斷爭論、發酵,有人甚至還將此延伸為當代中國的男孩危機。

針對這個話題,進行了數十年性別研究的李銀河自有見地。在她看來,網民們對於“男不男、女不女”話題的討論聲音之所以這麽強烈,本質上是一種“中性化焦慮”,而產生這種焦慮的原因在於“大家發現,現在男女之間的區別,好像不能用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性別刻板印象來判定了。”

“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傳統社會大多對男女兩性的氣質做出嚴格區分,比如男人陽剛,女人陰柔然等等。然而,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天然合理的嗎?”在星空演講的舞台上,李銀河發出擲地有聲的反問。

李銀河認為,兩性氣質刻板印象長期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不論是“女生適合學文,男生適合學理”,還是在影視劇中女人天天談戀愛、婆媳鬥爭,都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性別刻板印象”。

而且,更讓人值得警惕的是,性別刻板印象不僅是對女性的壓迫,同時也是桎梏男性的枷鎖。

李銀河稱,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男明星化妝不被認可,就是一種被“刻板印象”綁架的體現,“過去大家認為只有女孩子才可以化妝,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偶像在舞台上也會通過不同的妝容打造不同的舞台風格,他們也不應該被罵“娘娘腔”,這和中世紀的歐洲不讓女人穿褲子一樣,同樣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演講最後李銀河倡導:“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本性,坦然地做自己,隨心所欲地度過一生。”

近期,ME TOO運動從美國蔓延到了中國,不少女性都公開站出來公開談論自己曾遭遇的性騷擾、性侵。對此,李銀河也對女性自我保護提出了一些建議:“不要把自己落到容易受侵害的環境裡;如果你沒辦法避開危險,要堅決說不;萬一沒有逃開,事後一定要發聲,要報警。”李銀河不理解,現在很多被侵害的人卻被“汙名化”,“這叫什麽道理呢?”她倡導,大家一定要勇於對壞人說“不”,“發聲很重要!”

演講實錄:

謝謝,大家好,我是李銀河。前段時間呢,在網上有人抨擊現在的年輕男演員越來越娘了,有的人來問我怎麽看待這個現象。

今天就借這個機會,我正好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其實這種對於“男不男、女不女”這個討論在我看來是一種“中性化焦慮”這樣一種社會焦慮症。最近我們發現,不僅有前面那些提到對那些男演員形象很娘的這種焦慮,還有很多人驚呼:中國出現了男孩危機,說年輕的男孩現在越來越娘,缺乏男子氣概,有人把世界杯球星的陽剛之氣與中國當紅男星的陰柔之氣做對比,大聲疾呼要培養男子漢,辦很多學習班訓練營,要男孩在那裡學習怎麽才能變成男子漢。

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傳統社會大多對男女兩性的氣質做出嚴格區分,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經常被認為是兩種對立的氣質,比如男人應該陽剛,女人應該陰柔;男人應該瀟灑,女人應該婉約;男人負責在外征戰,女人負責在家做飯……甚至對外表都有對應的不同要求,比如男人應該高大威猛,女人應該嬌小柔弱……如果一一列舉,這個對比還可以無限延伸下去。

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是天然合理的嗎?如果男人和女人偏離了這種刻板印象就應當焦慮嗎?這就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性別刻板印象是對男女的雙重壓迫。

首先,我來講第一個問題:什麽是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有很多表現,我隻挑出其中最典型的五種來介紹一下:

第一對概念就是感性和理性。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天生是富於感性的,男性應當天生是富於理性的。女性只是長大的孩子,她們一生就糾纏在感情之中,愛慕虛榮,卻沒有實在的理性或者叫理智。而男性是理性的、想問題是有邏輯的。偉大的科學家各個都是男性,而女人一生的主業就是不斷地戀愛,結婚,生孩子。

第二對概念是自然和文化。大家都知道英文這兩個字恰巧有一個相同的詞尾:自然就是nature,文化是culture。性別刻板印象就認為,女性是更接近自然的,男性更接近文化;女性是更接近肉體的,男性是更接近靈魂的;女性是更接近物質,男性是更接近精神的。

第三個刻板印象是把哺育性同女性聯繫在一起,由於女性她生育、哺乳,使得她們就更願意從事養育性的職業,也更加勝任這類的職業,比如說當個護士,當個幼稚園阿姨,當個小學老師最多;而男人則適合當醫生或大學老師。

第四個刻板印象就是攻擊性的問題。這種印象的認為男人更有攻擊性,所以應當當長官,女人她是更柔順的,更服從的,所以應當適合做輔助男人的工作。

第五個刻板印象是關於公領域和私領域的劃分,公領域是男人的領地;私領域是女人呆的地方。男人掙錢養家,女人相夫教子,做家庭婦女。這就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什麽是刻板印象。

下面我講第二個問題:性別刻板印象並不是天生如此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不是我們非遵循不可的規矩,也不必一旦不符合規定就好像犯了錯誤,就要焦慮,就要糾偏,就一定要重新回到刻板印象的軌道上來,就一定要按照刻板印象來塑造標準的男人和標準的女人。

由於這一整套關於男女兩性氣質的刻板印象並不是由男女兩性的生理決定的,而完全是由文化和社會建構起來的,所以它是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而改變。我來舉個例子,就說在歐洲的中世紀,如果一個女人她不穿裙子,而是穿長褲,那就不像個女人了,在周圍人說她就完全違背女性氣質的著裝,在一些國家甚至有就是說女人要是穿長褲她就犯法,居然有這樣的法律。但今天如果有人說女人穿長褲就喪失了女人味,所有的人都會覺得這是非常荒謬非常可笑的說法,是吧。

再舉個例子,過去大家認為只有女孩子才可以化妝,但是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男演員也會通過不同的妝容打造不同的舞台風格,男性化妝品也賣得很火,人們不再認為,就是說男人如果他化妝就喪失男子氣概,就是“娘娘腔”。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性別刻板印象當中,他一向認為女人是很感性的,她是擅長藝術的,但是他根本就缺乏邏輯思維的能力。有的人甚至說,女人的思維根本就沒有連續性,是“在邏輯上神志不清的”。這裡面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是看女性歷史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例子,就是在20世紀初年,就是一九零幾年的時候,那時候的歐洲所有的大學是沒有女生的,隻招男生,有一次,有個人在德國的一所大學的校董會上提了一個建議,咱們可不可以招點女生呢?這個話一出引得整個董事會哄堂大笑,就說所有人都覺得這太過匪夷所思了。一個女的她能上大學?她能夠學明白嗎?可以看出來當時對女人是怎樣的看法,這種刻板印象。後來的事實證明,女人是完全可以上大學的,甚至有些專業比如說北外的小語種專業,他要降低男生的錄取分數線,因為女生考的太好了,如果不降低男生的分數線就招不來男生。所以目前發達國家大學女生的比例都已經佔到一半,我記得上次看到一個資料,美國是大學女生佔51%,香港也是51%,中國也從80年代的30%現在發展到逼近了50%。

這個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生活中簡直是無處不在,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會有過這樣的感觸。比如說一個男孩子他小時候,他玩玩具的時候,他應該是玩具車,玩玩具槍,玩機器人,如果一個男孩他玩洋娃娃,他想過家家,大家就會製止他。大家甚至會覺得一個男孩子想學舞蹈是不正常的,你應該是學打籃球、踢足球你才是正常的。不少女孩子在念書的時候都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說女生是適合學文,男生才適合學理、學工。其實這也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性別刻板印象。我舉一個我自家的例子,就是我的哥哥的女兒,就是我侄女,她14歲考進清華,她上的是就是應用數學系。然後當時她給我講,她有一個女同學,好象是昆明的女同學,說這個女同學只要往數學課的課堂裡一坐,往那個教室裡一坐,她就心花怒放,興奮得不得了,幸福得不得了,這個女孩子就是一個數學天才嘛。這個是多麽不符合刻板印象啊。就是說女孩哪能學理工呀?從賊個例子可以證明,那個刻板印象其實沒有什麽道理。

下面我講第三個問題。就是我想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就是性別刻板印象他是對豐富多彩的人性的壓迫,不但是對女性的壓迫,他也是對男性的壓迫。我想告訴大家,性別刻板印象的直接的後果就是:他使人們誤以為某種性別就必須是某種樣子,如果一個男人不是這個樣子,他就不是個男子漢;如果一個女人她不是這個樣子,她就沒有女人味了,她就不像個女人了。這種刻板印象就給許多人帶來了不必要的壓力和痛苦。

由於性別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天然的更接近家庭,她孕育生命,她給孩子喂奶,她這個養孩子,所以她最適合的角色就是待在家裡頭帶孩子,做家務, 而男性就更適合上商場去打拚,賺錢養家。這就導致一個現象:大家大家都注意到了在需要有一個人全職照顧孩子的時候,會出現的往往是全職媽媽,而不是全職爸爸。如果一對夫妻,他們正好是妻子收入比較高,或者說丈夫更擅長帶孩子,也很少會有男人選擇做全職爸爸。因為這個全職爸爸他已經被妖魔化了,被貶低的,被罵的很厲害,別人會說他“吃軟飯”、“沒出息”,就遭到眾人的鄙視。我們高興的事,現在,出現了違反性別刻板印象的現象,我來舉個例子,就是紐西蘭的總理傑辛達,她是一個女的,她在任的時候懷孕了,生孩子,然後她的丈夫克拉克作為全職爸爸照顧家庭,支持她的工作,而她的丈夫也並不以自己地位比妻子要弱為恥。

有這麽一句最有代表性的性別刻板印象的話是這麽說的:他是說“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通過征服男人去征服世界。”聽這個話說說的多麽的壞,聽上去好象是那麽回事,但是他表達的絕對的是一種刻板印象,就是按照這種說法,女人的全部的世界就是談個戀愛嫁個人,你要選對人,你如果嫁了一個王公貴族,你如果嫁了非常棒的長官人,你不就通過他改變世界、征服世界了嗎?女人就是談戀愛、嫁人,然後在家裡展開婆媳鬥爭,或者在后宮鬥來鬥去,男人在外面攻城略地,建功立業。

在職場上,性別刻板印象直接表現為對女性的壓迫。人們普遍認為女性的長官能力、決策能力不如男性,女性根本不適合做長官。以前我見過一個婦聯做過一個調查顯示,他是一個全國抽樣調查,相當大比例的中國女性自己也都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長官,有相當大一批的中國女性都自己就認為我不適合,我乾不了,證明這種刻板印象已經融入了女性的血液之中,壓抑了女性的才能。我們看到其他國家都有過女性長官人,像什麽希拉裡,一會兒又是這個哪的冰島的總理什麽的,人家都是女的,但是我們中國這個最高長官人還沒有出現過女的。大家都知道女性在職場上會遇到玻璃天花板,什麽叫做玻璃天花板,你看著還有上升的太空,可就是升不上去,所以我們把女性在職場上所受到的壓迫叫做玻璃天花板。

這個性別刻板印象不僅是壓迫女性的,他也是壓迫男性的。對女性的壓迫就很直白,就是告訴你,你不適合這個事業,你不適合當科學家,你不適合當長官。那麽對男性的壓迫他是另外一種更微妙的表現形式,就是說你一定要成功,你要是不成功,你就不是個男人。比如說大家都要求結婚的時候要男方買房,為什麽都是男方買房呢?沒有房、沒有車,現在女孩就不嫁了。這個潛台詞還是說男性應該掙更多錢、事業應當更成功,不然你就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你就是連老婆也娶不上。如果一個男人他的天性不符合這個性別的刻板印象,他就會承受巨大的輿論壓迫和內心的折磨。比如說我們碰上一個男性他的個性正好是感性超過理性了,或者他在事業上不大成功,那麽他所承受的壓力就特別大,這就是性別刻板印象對男性的壓迫,使得他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自己的性格能夠自信地生活。因此,我們應當認識到,性別刻板印象是對男女兩性的壓迫,無論男人女人都應當設法擺脫這種壓迫,爭取過上自由的生活,使每一人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實現。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就是在我看來,在性別刻板印象上的正確觀點是什麽呢?就是要堅決的拒絕把男女兩性的氣質截然對立起來的作法,要強調男女這兩種性別特徵的非自然化、非穩定化,每個人,無論他是男是女,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不應當用一個固定的模子去塑造男人,塑造女人。在當今世界,性別刻板印象已經顯得越來越過時,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現象在大量湧現。我們應當克服傳統的中性化焦慮,為社會性別氣質規範的多元化感到歡欣鼓舞,希望聽到我這個講演的男人和女人,不要按照那一套僵硬的性別刻板印象去約束、去規訓或者去塑造自己的個性和人生。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性格特徵,能夠坦然地做自己,讓自己活得自由,活得舒暢,就按照自己的本來面貌自由自在地、隨心所欲地度過一生。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