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外學者敦煌研討“絲路錢幣” 闡釋商貿溝通文明互鑒

圖為“敦煌與絲路錢幣”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敦煌研究院 攝

中新網蘭州7月7日電 (記者 馮志軍 崔琳)“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西方進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大動脈,各個時期商業貿易推動了絲綢之路的發展,貿易的往來必然離不開錢幣,絲綢之路沿線留下來的錢幣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它們反映了沿線地帶的經濟生活、權力更迭和文化傳遞,見證了東西方物質與文化的交流以及政治經濟的發展。”

由甘肅省歷史學會、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敦煌與絲路錢幣”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敦煌莫高窟舉行,吸引了海內外的46位專家和學者參加。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作如上表述。

圖為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西夏錢幣研究專家牛達生先生演講。 敦煌研究院 攝

“敦煌自古以來是東西文明交匯的樞紐,敦煌出土的大量文書以及波斯銀幣、西夏銀幣等珍貴文物,反映了絲綢之路發達的多元文化。”趙聲良表示,“敦煌與絲路錢幣”會議的舉辦對絲綢之路以及敦煌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也將為今天新絲綢之路的文化建設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何玉紅表示,該研討會一方面從錢幣這一具體的對象和具體的問題出發,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絲路和敦煌研究的範圍,另一方面能在絲路演變的大背景下深化對錢幣問題的認識。

中國錢幣博物館研究信息部主任王永生認為,“絲綢之路貨幣”不等同於“絲綢之路沿線古國貨幣”,並根據絲綢之路本身發展以及東西文化交流的影響,分析了絲綢之路錢幣的文化內涵及其發展階段。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中心教授李樹輝對吐魯番出土回鶻文社會經濟文書中常見的棉布貨幣進行分析指出,西域的棉布貨幣不僅有特定的尺寸,而且鈐有回鶻汗王的印璽,官府還有定期回收翻新的管理體制。從製作款式、發行機構、管理手段來看,已完全具備現代貨幣的功能,堪稱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現代貨幣。

期間,新加坡錢幣學會會長鄔顯慷以《新加坡錢幣學會絲路貨幣研究歷史與現況》為題,講述了新加坡錢幣學會成立50年來大力推動本土歷史貨幣的收藏與研究的情況;普及和推廣中國古錢幣和海上絲路錢幣的收藏與研究的情況以及與中國錢幣界的合作與學術交流。

據介紹,錢幣研究在西方屬於大學科,不惟錢幣本身重要,其背後承載的歷史更為重要,透過錢幣可以看到社會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科學技術的創新等,更為重要的是錢幣對於宗教文化來說更是不可或缺,如佛教、祆教等藝術的研究都離不開錢幣。(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