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告別“最好的交行”,彭純掛帥中投

對於剛剛完成2018年交通銀行滬港兩地業績發布的彭純而言,3月29日下午5點至7點的新聞發布會及分析師會議,更像是他作為交行董事長履職滿一年的一場“謝幕”。

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包含董事長、行長、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在內的滬港兩地七位交行高管層團隊中,彭純是新聞發言人,主持滬港兩地記者問答的是彭純,回答媒體問答最多的還是彭純。他總結了交行從2008年開始的“兩化一行”戰略實施的成效以及展望,並且首次較全面地揭開了該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的激勵措施,同時對於交行在2018年的業績表示了肯定,並稱這是交行3年來最好的業績。

而到了4月2日,彭純掛帥中投公司董事長的消息不脛而走。消息稱,當日上午中投公司宣布最新人事任命,彭純出任中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現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的居偉民升任總經理,原中投公司總經理兼副董事長屠光紹由於年齡到期退休。

4月3日,該消息得到交行以及中投公司的確認。

老交行人彭純

與交行前任董事長牛錫明相比,現年57歲的彭純可以說是真正的老交行人。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彭純於1994年4月至2010年4月在交通銀行任職,此後至2013年9月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央匯金執行董事、總經理。後於2013年10月回到交行,歷任行長、副董事長、董事長等職位。自2018年2月起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執行董事。也就是說在長達25年的時間內,也就只有一小段3年的時間在中投,其余時間都在交行。

也正是如此,在今年的交行業績發布會上,彭純的“話”有點多。

“這是近3年來最好的業績。”彭純在3月29日交行年度業績會開場時如是說。隨後他又用 “厚積薄發”四字概要評價了交行2018年業績表現,並從“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好”的態勢進一步確立,“進”的動能進一步增強三個方面對此進行了闡述。

“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根基,風險防控是金融業的底線。銀行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依托於實體經濟的健康成長,必須依托於風險管控嚴密防線的構築,答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這兩道必答題,只有行穩、方能致遠。”對於穩字,彭純如是概括。

對於“好”和“進”,彭純則在發布會上稱在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嚴格落實減費讓利要求的同時,交行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多措並舉增收節支。從創利和成本兩端看,交行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淨利潤增幅4.85%、淨經營收入增幅8.41%,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達人民幣412.37億元,增速跑贏市場;成本收入比較上年下降0.35個百分點,實現了近3年來首次回落。2018年,交行以市場化為原則,以基層經營機構為重點、實施人力資源體系改革,暢通員工發展渠道,精準激勵關鍵族群,持續推進幸福家園建設,最大程度激發人員活力和人才優勢。加速金融科技落子布局,以數字化、智慧化為核心,全面啟動集團新“531”工程,積極探索向智慧型銀行升級換代。智慧風控、智慧授信、統一生物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在集團內廣泛運用。

從2013年9月彭純從中投回歸交行,在長達5年半的時間內,彭純擔任行長和董事長,或許也只有他對於這些年交行的發展最有發言權。

在業績發布會上,彭純首次較全面地揭開了該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的激勵措施。他表示,職業經理人擴充到高管層,董事會人事薪酬委員會按市場化原則考核三個業務板塊總監;參照中央企業負責人任職激勵的制度對經營二級機構的約70位主要負責人實施了首期任期激勵方案。職業經理人除了基本薪酬和績效工資外,首期每人授予2萬股的任期激勵,其中20%由個人出資,80%由公司從二級市場購買,鎖定期4年。

值得關注的是,在彭純擔任董事長後,交行對2008年提出的“兩化一行”戰略表述進行了調整,由“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一流公眾持股銀行”到“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最佳財富管理銀行”。

彭純在3月29日的發布會上特別闡述了這一戰略新內涵“創造共同價值、提供最好服務”的核心要義:前者著眼服務客戶的能力,後者著重服務客戶的品質。交行此次戰略調整的核心,就是立足服務實體經濟,著力提高跨境跨業跨市場跨界跨線的服務能力,為客戶、銀行、股東、員工創造價值;就是要在線下服務廣受讚譽的基礎上,將服務內涵做深一步,線上線下協同,做全渠道服務最好的銀行。

而這一幕成了彭純“揮別”交行的答記者問。

誰主交行

此前由於牛錫明身體原因,交行是在董事長一職空缺了4個月之後才由行長彭純接任董事長;如今董事長一職空缺了兩年之後的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又迎來了彭純擔任董事長。

《華夏時報》記者從中投公司資料中發現,成立於2007年9月29日的中投組建宗旨是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在可接受風險範圍內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以服務於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中投公司下設三個子公司、分別是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007年中投公司成立之初,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兼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籌備組組長的樓繼偉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13年3月,樓繼偉出任財政部部長;2013年7月,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學東接任中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17年2月,丁學東卸任中投董事長。丁學東離任後,中投公司董事長一職開始空缺至今。而從2010年4月-2013年9月,彭純擔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而《華夏時報》記者查閱了中投公司從2007年-2017年的10年業績報表,在彭純任職中投管理層的3年半時間內,中投公司境外投資組合從2010年-2013年的年度淨收益率分別達到11.7%、-4.3%、10.6%、9.33%。剔除2011年全球資本市場因為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而表現較差外,中投在這幾年時間內業績表現算是非常亮眼,並且用後兩年的業績填平了2011年的投資虧損。

而彭純走後,誰主交行,也是業界關心的焦點。

據記者了解,目前交行管理層架構為一正四副,現年56歲的任德奇任行長一職,以及分管公司金融的副行長侯維棟,分管同業業務的副行長呂家進,分管風控等的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的吳偉,分管零售個金業務的副行長郭莽。

此前曾有傳言稱,接替彭純出任交行董事長的為現任農發行行長錢文揮,但該消息已被辟謠,錢文揮曾擔任過交行副行長。

“根據傳統,交行的董事長一職可能仍需靜待。”對此,市場人士分析指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