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生兒剛娩出,醫生立即切除心臟腫瘤、矯正冠脈畸形!全國首例!

12月5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專家用時僅2.5個小時,為一名新娩出的體重2.4公斤女嬰,實施心臟左房巨大血管瘤切除術,同時行右冠右室瘺縫閉及動脈導管結紮術。目前,母女平安!

在分娩之後,立即為新生嬰兒實施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切除心臟腫瘤,同時矯正冠脈畸形。這在全國尚無文獻報導,為全國首例!

在這台爭分奪秒的高難度手術中,專家們同時創下多項全國紀錄:

體外循環心臟外科手術最低體重、最小年齡紀錄!

ECMO治療最低體重、最小年齡紀錄等!!

來自洛陽伊川縣的張女士,今年春天懷孕,感覺很好。沉浸在即將當媽媽的幸福感中的張女士,在孕31周時,進行了一次常規彩超檢查,卻突然發現:胎兒心臟裡有個疑似腫瘤的巨大腫物。

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下子把張女士驚呆了。收拾行李,張女士和丈夫當天就趕到河南省人民醫院。檢查確診:胎兒左心房有個囊性腫瘤,懷疑為「畸胎瘤」,幾乎擠佔了左心房的整個空間。同時合併有先心病:右冠狀動脈右室瘺。

經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兒童心臟中心范太兵教授、超聲科劉琳、崔存英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武海英教授、產科超聲王睿麗教授等多學科專家會診,鑒於胎兒胎齡小,發育不成熟,決定嚴密觀察,必要時立即行剖腹產手術,同時行心臟手術,挽救孩子生命。

12月初,胎齡36周時,監測發現胎心異常。超聲檢查突然發現胎兒出現心房撲動伴有頻發性室性早搏等嚴重心律失常。

情況十分危急!如不及時手術,胎兒隨時會在母體中夭折!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兒童心臟中心、河南省人民醫院產科的相關專家們緊急會診、反覆研究,決定立即行剖宮產手術,隨即實施「產時手術」,挽救孩子生命。

12月5日一大早,在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先進的百級手術室裡,多學科專家嚴陣以待。

為產婦實施麻醉後,剖宮產手術正式開始。河南省人民醫院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主任張家潔教授、護士長王紅利,產科主任武海英、主治醫師劉侃、徐亞輝,護士長趙麗娜,助產士王茹等專家各司其職、嫻熟操作。幾分鐘後,隨著一聲啼哭,分娩誕生了一個體重2.4千克的女嬰。助產士王茹迅速為孩子做完吸羊水等護理,立即懷抱嬰兒到相鄰的手術間。

經監測發現,患兒心率200餘次並伴有嚴重心律不齊,血壓42/36mmHg。超聲檢查示,左房內腫瘤嚴重影響二尖瓣開啟,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如不及時手術,患兒即刻就有生命危險。

與此同時,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輸血科梁玉副主任等醫務人員迅速抽取胎兒血液標本進行化驗。麻醉科主任林洪啟、副主任邱林等專家立即為嬰兒實施麻醉。

↑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主任張家潔教授、產科主治醫師劉侃、徐亞輝為張女士行剖宮產手術

↑助產士王茹迅速為孩子吸羊水、稱體重,懷抱嬰兒到相鄰手術間

↑麻醉科主任林洪啟、副主任邱林等專家為嬰兒實施麻醉

一切準備就緒後,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科研與學科建設部主任、河南兒童心臟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深吸一口氣,看了看各自到位的手術團隊成員,輕輕吐出兩個字:「開始」。

體外循環科副主任楊雷一、李建朝等專家立即「轉機」,為孩子提供生命支持。范太兵教授、主治醫師梁維傑、宋書波、李斌等專家為孩子實施開胸手術。

↑體外循環科副主任楊雷一、李建朝等專家為孩子提供生命支持。

面對巨大的困難和挑戰,范太兵教授沉著冷靜,遊刃有餘地操作各種手術器械。無影燈下靜悄悄,所有人聚精會神,把注意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兩個半小時後,專家們把直徑超過3公分的巨大血管瘤全部切除,同時為孩子結紮了心臟動脈導管,修補了冠狀動脈右室瘺 。

↑范太兵教授等專家為嬰兒切除心臟腫瘤

孩子不足月,體重太輕,再加上整個左心房被腫瘤佔據,導致心功能極差。專家們為孩子植入起搏器,並且用上ECMO,穩定住血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等指標。

在醫院多學科團隊及兒童心臟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母女狀況良好。12月10日,母親張女士康復出院。兒童心臟重症監護室裡的女嬰心率、血壓等生命指標平穩,正在康復中。

作為省部共建部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依託河南省人民醫院建設,引進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品牌、技術和管理。按照總院長鬍盛壽院士要求,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要在醫療技術水準與防治能力、醫療品質管理及控制、醫院資訊化建設方面,與阜外醫院保持「三個一致」。

在胡盛壽院士帶領下,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李守軍教授、潘湘斌教授等數十名專家定時、長期在華中阜外開展工作,按照阜外醫院同質化的標準要求,傳播理念、幫助技術、帶出團隊。

此次為剛剛剖宮產的嬰兒成功實施「產時手術」,切除心臟腫瘤,同時矯治先天性心臟病,是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兒童心臟中心技術引領能力的一次突破,標誌著華中地區兒童心臟疾病的救治能力邁上新的高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