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溫州,含著珠寶發著光

溫州,如果你願意走近“她”,走入這片“甌越大地”,便會發現她美得如此“真實”——既有“當甌越之銜,負山海之隘”的氣魄,也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溫婉。張愛玲去找胡蘭成的時候說:“這溫州城就像含著珠寶在放光。”

攝影、撰文:奔奔

溫州——古稱甌越、東甌,鬥城,白鹿城,也叫永嘉。唐朝時始稱溫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歷史。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據《浙江通志》引《圖經》:“溫州其地自溫嶠山西,民多火耕,雖隆冬恆燠”。意思是溫州地處溫嶠嶺以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潤,所以稱為溫州。

(滑動以查看完整長圖)

我心目中的溫州,就如同一幅水墨山水畫卷,她或濃或淡,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個細節,都值得你駐足細細端詳、品味。

3-6月,這裡濕漉漉、黏糊糊,好像抓一把空氣,用力一擰,就會擰出一碗水。在這空氣濕度90%甚至100%的環境裡,萬物得到滋潤,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此時,只要你登高遠眺,一幅幅煙雨江南的畫卷便呈現在你眼前,讓你不由得舉起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

溫州大橋——溫州的一張老名片,全長17.1公里。1998年建成通車時,為當時全國最長公路橋。

甌越大橋——甌江兩岸的新名片,2015年1月1日通車,全長8.1公里。一橋飛架南北,甌江兩岸天塹變通途。

從市區往北看去,甌越大橋猶如一條蛟龍,遊過浩渺甌江,蜿蜒向群山奔去。

甌北大橋——坐落於楠溪江匯入甌江的三江口,2016年通車,它結束了甌江汽車渡輪幾十年的歷史,把永嘉甌北納入溫州中心城市圈的懷抱。

甌越大地,群川盤踞,或鬱鬱蔥蔥,連綿不絕;或鶴立雞群,孑然孤立。

海拔1350米的金雞山,為溫州市區附近最高峰,位於溫州瑞安市與麗水青田的交界處。登頂東眺,群山延綿,止於東海。溫州市區就坐落於正東方向的群山之下。

它孑然孤立,高306米的石桅岩,被稱為"浙南天柱"。在地質斷裂發育和地殼抬升作用下,加之流紋質火山岩長期經流水侵蝕,於是有了今天這座孤峰。

溫州的山,亦有不符合江南特色的獨特風貌。

南正尖——海拔1246米,是溫州永嘉縣第三高峰,位於永嘉與台州黃岩交界處。山頂怪石嶙峋,砂礫遍布,瑪尼堆成群,當地人稱其“溫州小西藏”。

(滑動已查看完整圖片)

大羅山,素有市區的“綠肺”之稱。溫州天氣雷達站靜靜聳立在700米高的大羅山頂,遠眺無邊的東海。它如同一個巨人,默默的守護著腳下這片甌越大地。

甌越大地的水,或靜若處子,或動如脫兔,或涓涓細流,或波濤洶湧。

“溫州市區後花園”大羅山,溪流成群。若是雨季,徜徉在這山野之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側耳這潺潺流水,恍如進入了一片世外桃源。

梅雨季節的楠溪江,煙雨朦朧,河流清澈見底,靜謐淡雅中透著幾分妖嬈。尋訪到此,便如置身仙境。楠溪江——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詩人謝靈運,寄情山水,踏入楠溪江,將無限文才轉化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山水詩,從而成為了中國山水詩派開山鼻祖。

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

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屙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秋季的中雁蕩山-西漈景區,潺潺溪流,一池秋水,墨綠如汁。旦若化身為墨客,揮毫潑墨染浮生。

冬季的澤雅金坑峽風景區,涓涓細流,一股清流化作千絲萬縷。

夏季永嘉石桅岩風景區,水流暴漲,眼前一幅萬箭齊發的景象。溫州毗鄰東海,下屬洞頭區,素有“百島之縣”的譽稱。來到溫州,怎能不去觀海?

洞頭的“五島相連”工程,讓一海之隔的洞頭不再是孤島,而成為了熱門的旅遊海島。島上空氣通透,是觀看日出日落的絕佳位置。這裡海鮮遍地,是吃貨們大快朵頤的幸福之地。

潮漲潮落終有時,花開花謝又一春。靜坐海邊,觀潮漲潮落,歎人生起伏,賞日落美景,憶歲月蹉跎。

島上的防波堤非常多,它們猶如千軍萬馬,抵擋著海水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保護著島上人民的生命安全。

如今的溫州,仿佛在遠方“燈塔”的指引下,朝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目標努力前行著。

假使你來訪溫州,尋山水於永嘉,只要用心找尋,仔細體味,這座城市就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點擊文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