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統中華的服飾之美:此生不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入中華家

黃帝,堯,舜“垂衣冠而天下治”。《禮記》中有“冠者,禮之始也”,“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中國衣冠,展現的是章服之美,體現了禮製,展示了含蓄與奔放交融的中國精神。

一、深衣的發展

春秋戰國以前,衣裳是嚴格分開。上衣下裳,穿著極為繁複。在春秋戰國之交,一種更為簡潔的服裝——深衣,開始流行。深衣將以前上衣下裳的穿著樣式變為衣裳相連的穿著樣式。深衣將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禮記》中記載:“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僅詘之及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製:是有二副以應十有二月。

深衣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袖根寬大,袖口收怯,象徵天道圓缺;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用布十二輻,象徵一年十二個月;下擺平齊,象徵權衡。

深衣穿著要合禮製。如果父母和祖父母建在,可以用帶有五彩花紋的布來鑲邊;如果只有父母健在,就用青布鑲邊;若三十以下失去父親,只能用白布鑲邊。一切以孝為標準,總體上以素雅為好。

隨著歷史的發展,深衣漸漸失傳。至宋朝,深衣具體的形製已不可考,基本處於失傳狀態。朱熹為了複興儒學,宣傳理學,禮教,朱熹對《禮記》中《深衣》篇的解讀,加以創造性的改變,創造出直領對襟,穿為交領,黑緣,十二梯形輻的“朱子深衣”。“朱子深衣”以黑白為色,有衣緣而無紋飾,一律用黑緣,看上去的素雅莊重。朱子深衣配以絲絛,大帶,冠以博帽,體現出一種儒雅,莊重的儒士風度。

可以說身穿深衣,既為身穿禮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製治國,以禮治天下。服飾作為一種禮的載體形成一套專有的體制流傳下來。

深衣由於其便於穿戴所以常常出現於各種場合,各種禮儀場合也少不了深衣的蹤影。因此也形成了一套與穿著深衣相配套的禮儀制度。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賈誼在《容經》中系統的講述了西漢時穿著深衣時的行止和跪拜禮儀。如跪之法,跪之時,身體微向前躬曲,揮動右手跪下,進而左手站起來,手揮動的幅度各自遵從各自的規矩;拜之道。身體向前傾折,如遇喜事,則左手在上,如遇凶事,則右手在上,背脊和後頸的形狀要像屋脊那樣;行之則,行走時要微微俯身,不可甩動大臂,肩膀要平,不可忽上忽下,身體正直。

深衣分直裾曲裾,後又出現了襜褕的深衣。但相對於直裾與曲裾,襜褕並不是一種適合穿著於正式場合的深衣,它的出現好像與禮製格格不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穿著襜褕在上層社會被視為無禮,皇帝也曾下令禁止將襜褕穿入朝堂。有皇親國戚僅僅是將這以流行與市井的襜褕穿進朝堂而丟了爵位。襜褕直至西漢中期仍被視為無禮的服飾,而晚至東漢初年,襜褕就成了男子的流行服飾,能夠登入大雅之堂。

深衣形製稱為中國傳統服飾中的奠基樣式。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秦初“兼收六國車旗服禦”。男女服都是交領右衽,衣袖較窄,衣緣及腰帶多為彩治裝飾,花紋精致。士兵衣長齊膝,左右兩襟為對稱直裾式,皆可掩於背側,兩襟下腳如燕尾,保持深衣的基本形製。兩漢時期,仍舊保持深衣形製,只是有些許的變化,如衣輻加大,形成“褒衣大袑”的風格,腰間束帶。至東漢時期,通裁的袍服形成風氣。

魏初,曹丕定九品中正製,以服飾顏色來顯示等級,這一做法為後代所沿用,直至元明,並為清補服制度提供了思路。由魏而晉,禮製難以實行,政權更迭,經濟貧乏,寬衣博帶成為風氣。隨著民族融合,北方遊牧民族的服裝也逐漸和漢族的傳統的服裝不斷融合。如北魏時期,朝服有明顯的民族融合的風格。大臣上朝穿著漢族傳統的寬衣大袖,外披少數民族的披風,頭戴擋風皮帽。

三、隋唐宋時期的服飾

隋唐時期,國家又一次統一,社會總體來說比較穩定,經濟文化繁榮。隋唐統治者都曾在前朝的基礎上改革輿服制度。天子,百官的服飾皆以顏色區分,以花紋表示官階。隋朝朝服尚赤,戎服尚黃,常服雜色。唐代以柘黃色最為高貴,紅紫,藍綠,黑褐等而下之,白色沒有地位。

男子官服,一般頭戴烏紗襆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衣長過膝而高於踝,齊膝處有一橫襴,這一橫襴是深衣的遺存;腰系紅鞓帶,足蹬烏皮六合靴。無官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喜穿高領寬緣的直綴,以效仿寬衣大袖深衣的古風。普通百姓則短褐穿揭。女性風行襦裙,貴族婦女內穿大袖衣,外再披一件小袖衣,講究金縷蹙繡,後貴族婦女又喜穿闊大拖遝的大袖衫,袖寬過四尺,長裙拖地四五寸。

宋代官服依據唐製,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大袖袍服,平翅烏紗。宋沿襲了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穿紫,緋的官員在腰間配魚袋,帶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用以區別品級。以“方心曲領”為宋朝朝服的特徵。宋代官員的便服依舊承襲唐式,小袖圓領衫,軟翅襆頭,不再穿唐時的烏皮靴,而改穿便鞋。平民則捋袖敞襟,系帶裹腿。宋代女裝講求瘦長,喜穿褙子,喜用珍珠。

四、元明清時期的服飾

元代則以蒙古服飾為主,交領左衽,戴四方瓦楞帽,下層多穿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戴笠子帽。

明代極力的去除蒙古服飾的影響,回復漢服。棉布也更為普及。由於明代皇帝姓朱,所以以朱為正色,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黃,紫之外,玄色也在禁色之列。明代官袍近於唐圓領,但尺寸更大,盤領右衽,兩側各多出一塊,稱為“擺”。明規定,一品至四品,緋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綠袍,未入流雜職官於八品一下同。公服花樣:一品,大獨科花,徑五寸;二品,小獨科花,徑三寸;三品,散答花,無枝葉,徑二寸;四品,五品,小雜花紋,徑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雜花,徑一寸;八品一下無紋。襆頭:漆,紗二等,展腳長一尺二寸;雜職官,襆頭垂帶。後複令展腳。

用補子顯示品級。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獅子,二品獅子,三品虎豹,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彪,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明代的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沿襲傳統,品種豐富。

清朝以滿族服飾為主,直筒旗裝,馬褂。清代男子有高領長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背心,坎肩,頭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煙管,腰帶掛香囊,荷包,耳鉗,扇子等等。

女子服裝有滿漢之分。滿族女子穿直通旗裝,腳穿花盆底,身穿坎肩,頭梳把頭,衣襟上角掛金銀鏈飾,耳挖,牙簽等精致小物件。漢族女子則沿襲明代,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袖口闊至一尺多,肩上有雲肩。漢族女性裹腳而滿族女性為天足。滿漢服裝均不體現腰身。

滿族服飾袖口的花紋繡在內部,平時袖口卷起露出花紋。馬褂袖延長有一塊半圓形布面,成馬蹄狀,稱作馬蹄袖,平時卷起,在遇見長輩,上級或旗主是打千,叩首,請安時將馬蹄袖甩下,以示尊敬。

冬季,皇帝會賜予大臣耳暖,端罩。端罩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獲得,獲得端罩的大臣依據品級不同,端罩的材質也不同。一般都是想紫貂皮,黑狐皮等高檔皮草製成的套在服裝外部的保暖衣套。

晚清近代以來,慈禧太后創製大拉翅,漢族女性則多穿馬面裙。

文史君說:

千百年來,有一種民族的情感始終縈繞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頭。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兒女們把情感寄托於神明,祖先,寄托於詩詞書畫,寄托於亭台樓閣,寄托於江河湖海,亦寄托於華夏衣冠。在漫長的歷史中,華夏衣冠不斷的發展,吸收,融合,終究成為每個華夏子女,炎黃子孫心中的最為不朽的追求與永恆的記憶。

參考文獻:

1、《中華遺產》,2017年第11期,12期

2、傅伯星:《大宋衣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3、沈從文:《中國服飾史》,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趙波:《明代袍服研究》,《服飾導刊》2015.9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三木)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账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