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天中這個時間血液最黏稠!多少人都在這個時間段離世

在凌晨4點至早晨8點血黏度最高,以後逐漸降低,至凌晨達到最低點,以後再逐漸回升,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

這種規律性的波動在老年人表現得更為突出。腦血栓的發病時間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間,說明血黏度增高同腦血栓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很多名人都在這個時間段離世!

2005年8月18日凌晨4點,國家一級演員高秀敏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辭世。專家表示,死因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因心臟病發作而導致的突然死亡)。

2008年12月20日早晨,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先生在家中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2歲。

1997年4月11日凌晨,著名學者王小波猝然死於心臟病發,享年44歲。

2001年5月19日凌晨,著名作家梁左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終年僅44歲。

注意:血液黏稠4信號!

一般來說,出現以下四個預警信號,就說明體內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了。

1. 視力突然模糊,一下看不清東西

有些人平時視力還可以,但常出現短暫性模糊,嚴重時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這種情況在65歲以上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出現陣發性視力模糊。

2. 晨起時頭暈,晚飯後清醒

臨床觀察顯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後會感到腦袋暈暈乎乎的,沒有力氣,沒有睡醒後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的感覺。而吃過早飯後,大腦才逐漸變得清醒起來。

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向人體發出的信號。

3. 午飯後犯困,睜不開眼

午飯後血液循環在加速,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癥狀更加明顯。

正常人吃過午飯後都會有睏倦感覺,但可以忍受。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飯後馬上就犯困,睜不開眼,要立即睡覺,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如果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4. 下蹲時氣短,肥胖者居多

人體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於黏稠,導致血液循環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象。

血液黏稠怎麼辦?1、 睡前一杯救命水

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則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維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

另外,早上起床後、三餐前、飯後半小時後,都是最佳的喝水時間。最佳的水補充是白開水,不是各種飲料,也不是淡鹽水、蜂蜜水。

2、 早晨起床「3個半」

夜間或早晨起床,睜開眼睛後繼續平臥半分鐘,再在床上坐半分鐘,然後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鐘,最後再下地活動,這樣至少可使心腦血管病人免於發生意外或猝死。

3、晚飯7點前,吃7分飽

中老年人晚餐過晚過飽,吃後就睡,不僅不利於消化道休息,而且血液會集中在消化道,冠狀動脈的血液相對減少,易引起心臟缺血誘發心絞痛。

晚飯最好7點前吃完,別吃太撐,7分飽就行。

4、清淡點,少吃油

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會加重血液粘稠度。三餐還是清淡的好,少吃這些高脂類食物及甜食,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粗細搭配著吃。

5、 每周3~5次有氧運動

不管是爬山還是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都可以很有效地促進脂代謝。

另外,運動還可以使血液的流動速度變快,加快身體代謝,防止血液黏稠。建議每周3~5次有氧運動,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台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