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戴著VR眼鏡手衝的人和他打開的門

  這兩天,關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廁所VR手衝社死”的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傳得沸沸揚揚。僅僅從這段短短的文字上你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種無與倫比的尷尬——根據網上最早開始流傳的版本,此君在大學公共廁所裡站著,戴著VR設備DIY,情至深處才發現廁所隔間的門不知被誰打開了。

  在前幾年的VR熱潮中,我們已經見過許多類似的故事——得益於成人內容在VR領域的良好適配和高速發展,“戴著VR搞黃色沒關門”的不知是真實事件還是擺拍的社死橋段每每讓人捧腹大笑。

  人們總是喜愛緊跟時代發展的新段子。在那段時間,“沉浸於VR設備”搞出的種種笑果正是最時髦的搞笑內容之一;而到了大量廠商在VR撞得頭破血流、不再把它當作“唯一的方向”的如今,“VR笑話”似乎早已是明日黃花了。

  這個結論一如既往地對這次的事件生效——如果沒有昨天流出的照片和視頻的話。

  事實上,這個故事(或者故事的雛形)至少在上周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由於當時只是一段沒頭沒尾的聊天記錄(大概表現為“我草。我戴著VR眼鏡在廁所裡導管。導完發現門開了。”),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傳播;而讓他“大紅大紫”,成為每一個群聊裡必水內容的,正是那個被拍下來的形象。

  在那張廣為流傳的照片中,此君梳著大背頭,身著黑色夾克,胸前露出內襯的紫色毛衣,頭戴VR眼鏡,(略去中間不可描述的部分),雙腳分開在便池兩邊,筆直地跨立著。他面無表情,雙唇緊閉,仿佛真的沉浸在虛擬現實帶來的至高幸福之中。

  當然,從一般人的視角來看,“把照片視頻不加處理地放到網上”的行為是值得譴責的;但是拋開道德問題來說,這張照片確實是精彩的。我想,正是這種不動如山的姿態帶來的衝擊力點燃了看客心中的某種感情。當內心善良小人的憐憫、邪惡小人的嘲笑和中立小人的共感性尷尬在這張圖片面前被迫粗暴地融合,你完全抑製不住“把它發給其他人看”的衝動——而人們也正是這樣做的。

圖源@超正經東叔

  不僅如此,他們還以此為原型進行了大量的二次創作。由於VR眼鏡的形象提供了形象擬合的靈感和方便的P圖素材,一夜之間,這位可憐的“VR手衝哥”被編排成了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物。有的時候,他是手握腰帶的假面騎士;有的時候,他是準備抽卡的決鬥者;有的時候,他是啟動戰術目鏡計程車兵76;有的時候,他又變成了開啟高原血統的無極劍聖——網友樂此不疲地吧各種動漫遊戲中的角色定位到他身上,在這一刻,他仿佛成為了投身虛擬、與現實戰鬥的某種代表,散發出名為二次元的熠熠光輝。

0

  但後來發生的事情表明,此君也許不配當這個“代表”。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看似純粹的故事總是一天天變味的——這個故事也一樣。

  先是,有一位名為“張乩龍”的博主在#vr廁所話題下發言,自認“VR手衝哥”;在博文中,他義正言詞地譴責了“造謠汙蔑”他的網民,解釋“我不知道門是怎麽打開的”,隨後大呼“我沒有讓你看著我這樣吧”、“我沒有傷天害己(理)”。在編輯記錄中,你還能看到他此前刪除的、譴責女拳嘲笑他尺寸的片段。他自然取得了許多人的支持——至少在被指認並非本人之前。

  有人認為,張乩龍並非手衝哥本人,只是一個蹭熱度的小醜;而最讓人們信服的證據之一是,他將電子科技大學稱為“電大”,而事實上“成都電大”一般指廣播空中大學。

  “他就是冒充手衝哥,在這搞性別對立的老一套。”評論區指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許是因為事件影響了學校聲譽,許多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在群聊中“辟謠”,並開始更新最新進展。根據目前看到的說法和相關的證據,有兩點結論看上去很有說服力:其一是,手衝哥很可能並不是學校的學生;其二是,最開始他就是自己把門打開的,而他做這事情已經不止一次了。

  “我從來不知道品學樓哪一層的廁所門是壞的,”一位學生指出,“他早就開始這樣搞了,拍下來發到網上也是忍無可忍的結果。”

  據信,被廣為流傳的照片記錄的並不是他第一次被看到戴VR手衝;而昨天下午五點多,此君又穿著同樣的衣服,戴著VR,脫了褲子站在門戶大開的公共廁所中。有學生氣上心頭,跑過去狠狠地踹了一腳門——這個過程被全程拍攝,在各個群聊中流傳。

  真相到底是什麽呢?在幾天前發布那段聊天記錄的人和這個樂此不疲地表演“行為藝術”的人是同一個人嗎?他作出這樣的舉動,是為了處心積慮地火起來,還是單純地只是個暴露癖患者?通過網絡上隻言片語帶來的信息碎片,你也許很難拚湊出手衝哥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情感;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大概並不是什麽被迫社死的可憐人,也絕不什麽是“衝破次元壁的聖戰士”。

  我想,在道德譴責的心理壓力消失之後,網友們一定會帶來更多更好的P圖吧。

0

  因為這次事件,幾年前沒能普及的VR再一次進入到大眾視野之中。巧合的是,30年前的11月27日,錢學森給時任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研究所總工程師的汪成為寫了一封信,提議將新興的“Virtual Reality”(VR)技術譯為“靈境”。錢老提到,他特別喜歡“靈境”,因為“中國味特濃”。

  在1994年10月的後續信件中,他又激動地寫道:“靈境技術是繼計算機技術革命之後的又一項技術革命。他將引發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變革,一定是人類歷史中的大事。”

  雖然“VR潮”沒能確實地產生變革,充滿韻味的“靈境”也沒能沿用下來,但人類終究會在投身虛擬的科技樹上攀登——時下最流行的、大家都愛提一嘴的“元宇宙”也許就是所謂“靈境”的某種延伸。大概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終將在完備的虛擬世界中遨遊。

  隨之而來的當然也有擔憂。在世紀初的各種“腦後插管”的科幻小說中,作者往往會把現實描述為在逼仄的膠囊體中度過的糟糕人生。雖然看起來現實並不會按照小說的軌跡發展成賽博朋克,但就像剛剛提到的,空間感的喪失也許總會是虛擬空間發展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正如那個打開了廁所門在VR裡大導特導的人表現出來的一樣。

  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看,廁所的門象徵著私密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分野,而手衝的動作又是完完全全屬於私密空間的內容,對於正常人來說“關上門再導管”是無須多言的常識。但是VR設備帶來的虛擬現實空間在看不見的地方展開了充滿能量的力場,這種力場衝破了分界線,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現實。當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男人打開了門(不論主動還是被動),他自己的空間入侵了外面的世界。這是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當然也是危險的。

  現代建築之父柯布西耶曾經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機器”——那是與工業時代之前的豪華而空洞的建築進行的抗爭。到了今天,建築早已不再是機器,而“宜居”考慮最多的就是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之間的關係。

  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而身在其中的人們也許只能看到短暫的百年。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虛擬現實的發展,在不久的未來,建築史和科技史又會進行一次無可避免的交織——當虛擬空間入侵到生活空間之中,房子與電腦的關係,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

  說實話,我無法想象這種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

  但是另一件事情是可以想象的:在未來的一小段時間裡,只要提到VR,你就會想起那個在戴著眼鏡在廁所裡跨立手衝的夾克男子;而拜網友生產的梗圖所賜,在你看到影視或是遊戲作品裡某個帶護目鏡的角色那一刻,大概就已經有點繃不住了。

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