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解讀本次俄“聯盟”飛船發射失敗影響

俄羅斯衛星網11日報導稱,據俄航天飛行管理中心報導,為國際太空站運送航天員的火箭升空時出現事故。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計劃搭乘該運載火箭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航天員在故障中生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航天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非常嚴重的一次航天發射事故,因為載人發射的火箭一般要比貨運飛船的安全性更高,這是非常罕見的一次載人航天發射在火箭飛行過程中出現緊急載人返回的案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報導稱,俄國家航天集團在事故發生後停止了轉播搭載國際太空站新成員的火箭發射過程。消息人士稱,火箭在第一階段分離後,在第二階段的運作中出現故障。消息人士表示,緊急救援系統自動令航天員乘坐的密封艙與發生事故的火箭脫離。消息人士表示,"聯盟"號飛船的乘員儘管承受了極大負荷,但目前自我感覺良好。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進行的直播中稱,搜救隊已經乘直升飛機起飛前往“聯盟MS-10”飛船可能著陸的地點。消息人士表示,俄國家航天集團將在"聯盟"號飛船事故後組建委員會,其中將有製造商"能量"火箭航天集團參與。俄羅斯中央軍區新聞處發布消息稱,該軍區四架米-8直升機已經起飛開始在哈薩克搜索"聯盟號"飛船中的航天員。

此前,據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網站報導,俄羅斯航天員阿列克謝·奧夫奇寧和美國宇航員尼克·黑格將於10月11日搭乘"聯盟MS-10"號飛船前往國際太空站。消息稱,這是奧夫奇寧第二次太空飛行,黑格則是首次前往國際太空站。

 一位匿名中國航天專家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由於媒體俄羅斯官方與權威媒體公布的火箭發射的細節很有限,所以很難具體分析事故的可能原因。這次發射采取了數小時之內完成的快速對接模式,這種模式還不是很成熟,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從俄媒體的報導中看,事故發射可能還沒有到載人飛船與國際太空站進行對接那個步驟,而是在火箭的第二級的運作過程中就出現了問題。該專家認為,發射載人飛船的的火箭是非常成熟的型號,從技術角度應該並不具有太大的難度,如果按照俄媒體報導所說的是火箭本身的問題,那應該還是出在俄羅斯航天領域的產品管理方面。

 據上述專家介紹,這次事故是一個很大的事情,是非常罕見的一次載人航天發射過程中沒有成功,載人返回地面的情況,希望航天員一切安好。當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航天大國,在進行載人航天發射之前,在每個節點與步驟都設計有預案,而載人火箭與貨運火箭相比本身的安全性就要求更高,火箭具有更多的冗余。此前曾有在發射台上出現緊急故障,航天員使用逃逸塔逃學生的情況,但在發射過程中出現問題並需要載人返回地面的非常罕見。

《環球時報》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1961年4月25日,美國發射載假人的水星3號飛船。起飛43.3秒時,因滾動和俯仰程式故障,火箭偏離飛行軌道。故障檢測系統到故障後,發出了逃逸救生指令,飛船上的救生塔啟動,飛船座艙安全逃逸,並回收成功;同時也發出了關閉火箭發動機的指令。當飛船離開火箭後,發射場安全官員向火箭發出自毀指令,引爆了火箭。 1983年9月27日 蘇聯發射聯盟T10A載人飛船時,運載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爆炸前,助推器上傳感器測到了推進劑管路中有一個閥門失靈,火箭不能正常起飛,地面指揮人員立即向逃逸救生系統發出指令。救生塔點火,把飛船從即將爆炸的火箭上牽引到4公里以外的地方降落,航天員季托夫和斯特列卡洛夫死裡逃學生。此時,火一聲巨響,在發射台上爆炸成一片火海。

本次發射失敗對國際太空站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呢?專家認為,向國際太空站運送航天員一般是每次送3個人,這次是兩個人,這有點奇怪。他認為,這次發射失敗,需要對俄羅斯載人航天發射所採用的火箭型號進行歸零,具體分析事故原因,但對於國際太空站本身的運作可能影響並不太大,畢竟相關補給是通過貨運飛船來運送的。不過,每次運送新一批航天員是要在國際太空站上進行新的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任務,出現發射失敗,可能老一批航天員需要繼續延長在軌工作與生活時間,如果他們之前的任務已經完成,而執行新任務的航天員沒有如期來換班,那對於新任務進展可能有一點影響。(本報記者 劉 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