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闢謠:心血管狹窄就叫冠心病?都會心肌缺血?醫生:不是這樣!

很多人認為心血管狹窄就叫冠心病;還有人認為心血管狹窄就會心肌缺血;其實不是這樣!

很多朋友誤以為心肌缺血就指心臟病呢;其實心臟病是個大概念,和心臟病相關的疾病都叫心臟病,比如說: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等等。

冠心病只是心臟病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冠心病就是指心血管狹窄引起的心臟病,那麼是不是心血管狹窄就叫冠心病?

當然不是!心血管狹窄並不一定是冠心病:

啥叫冠心病,簡單說就是心臟血管發生狹窄以後,且狹窄程度大於50%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冠心病。我們出生的時候,心血管內部就像新買的水管,是光滑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遺傳、吸煙、酗酒、不健康飲食、肥胖、不運動、三高等等因素,血管內部就會出現斑塊,也就是所謂的狹窄,但我們的血管和我們的水管一樣,即使水管裡面長銹了,但一般不會影響水管使用;血管也是這樣,即使裡面有血管垃圾有斑塊,輕度的狹窄不會影響正常的血管功能。當這種狹窄小於50%的時候,我們不叫冠心病,我們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只有大於50%的時候才叫冠心病!

冠心病並不一定都會心肌缺血:

其實我們平常說的冠心病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心肌缺血。但冠心病並不一定都有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只是冠心病的一種癥狀,或者說比較嚴重的一種情況。但血管狹窄>50%,並不一定發生心肌缺血。只有當這種狹窄進一步加重,>75%的時候,在一定情況下才發生心肌缺血。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分為持續性和發作性:

持續性的心肌缺血:就是心肌梗死,當心血管完全堵死的時候,血管堵塞的遠端就失去了血流,沒了血流自然缺血,這就叫心肌缺血,這時候因為血管徹底堵塞,所以就叫持續性心肌缺血。只能儘快打通血管,才能改善心肌缺血,才能挽救因為缺血造成的快要死亡的心肌。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搶救原則就是要快要早。

發作性心肌缺血:也就是心絞痛。當血管狹窄>75%的時候,血管遠端仍有血流,在一般情況下,這種血流也夠心臟使用。但是當這狹窄逐漸加重,或當運動量加大的時候,比如跑步、上樓、吃過飽、大便用力、寒冷等等情況下,心臟需要加大工作量,心臟一旦加大工作量。這種狹窄的血管提供的血液就不夠心臟使用,就會引起心肌缺血。表現出來就是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胸痛、肩背部疼痛等等,表現在心電圖上就是ST段壓低,就是醫生說的心肌缺血。

對於這種發作性心肌缺血的治療,包括他汀預防這種狹窄加重,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單硝酸異山梨酯擴張血管,倍他樂克減慢心率降低心臟耗氧量等等藥物。如果藥物效果不好,就只有另闢新徑,也就是支架或搭橋才能解決這種心肌缺血。

所以,只有心血管狹窄大於50%才叫冠心病,只有心血管狹窄大於75%在某種刺激下才會發生心肌缺血。

如何檢查血管狹窄程度?

有人會問,那我們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管到底狹窄多少?理論上可以通過冠脈CT或冠脈造影檢查得知,但我們不可能給每個人都去做個CT或做個造影,因為這些檢查不但費用昂貴而且對人體是有害處的。難道我們只能眼看著心絞痛發作,眼看著心肌梗死才能去預防治療冠心病?當然不是,因為我們要提前預防。

提前預防越早越好:

我們很難通過普通方法判斷一個人血管狹窄程度,但我們可以根據引起血管狹窄的高危因素去評估哪些人更容易血管狹窄,哪些人更容易心絞痛,哪些人更容易心肌梗死。

血管狹窄的原因,也就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逐漸形成並加重,因為這些垃圾堆積,斑塊形成,狹窄加重的因素有:遺傳因素、吸煙、高齡、酗酒、久坐、肥胖、不健康飲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等。這些因素越多,越容易產生血管垃圾,越容易冠心病、心肌缺血。三高不控制,血管垃圾越多,血管越容易堵塞。

那我們就知道怎麼辦了,從小開始養成低鹽低脂低糖的健康飲食習慣,從小遠離煙酒,從小堅持有氧運動,從小控制體重,從小規律作息,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小保護好自己的血管,這樣才更有意義。而不是等到心絞痛、心肌梗死的時候才想起應該健康生活方式。

總之,越是不健康的生活,心血管越容易狹窄,越容易心肌缺血,越容易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原創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