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外經濟學家們對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保持樂觀

“中國經濟正在企穩。” 就在上個月,剛剛到中國出席高層經濟論壇的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沃爾夫(Martin Wolf)回到倫敦,就以此為題寫了一篇長文。文章開頭他這樣描述:當我問英國金融家加文?戴維斯(Gavyn Davies)中國經濟是否正在從去年底的放緩中復甦時,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我最近訪問上海和北京期間,一些經濟學家、來自民營部門的商界人士也表示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愈發樂觀。” 他繼續寫到:“中國長期以來是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歐元區和中國中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個。”在他看來,這樣的樂觀情緒來自於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進一步鬆綁,金融領域的進一步開放,以及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等的政策利好。

沃爾夫的樂觀情緒,從近期各大投行、市場研究和其他金融機構發布的關於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中也都可以看到。

西班牙銀行業巨頭BBVA在4月17日發布的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過去半年,在全球經濟貿易形勢的大背景下,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數據證明了其經濟的彈性和抗壓能力,該數據在很大程度上舒緩了市場上彌漫了幾個月、對於中國經濟面臨“硬著陸”的擔憂情緒。報告指出,中國一季度GDP數據和一系列其他經濟活動指數顯示出中國經濟的韌性遠超市場預期。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4%,好於市場預期的6.3%。

事實上,早在GDP數據公布以前,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一些市場觀察者和政策制定機構,已經陸續開始上調今年中國經濟預期。IMF在今年4月年會前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調降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的增速預測,唯獨上調了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期至6.3%。

與此同時,來自巴克萊、荷蘭國際集團ING和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們在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6.4%數據頒布後,更是立刻調高了他們對2019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其中花旗銀行調升預期0.4個百分點,從之前的6.2%上調至6.6%,上調幅度最大;巴克萊銀行則將全年預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從之前的6.2%調高到了6.5%;巴克萊方面指出,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對經濟增長產生了很大的作用,房地產市場和出口形勢都得到了改善;而荷蘭國際集團認為,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來自基礎設施建設和5G通訊產品。該集團中國經濟學家彭(Iris Pang)表示,我們認為目前經濟增長的勢頭將延續至年底。

除此之外,摩根大根、渣打銀行和星展銀行,對中國經濟也抱有樂觀態度,並保持了原有預期水準。摩根大通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在第二、第三季度有著強勁和穩固的增長動力。星展銀行集團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拜格(Taimur Baig)認為,中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表明了經濟一定程度上企穩,零售、工業產出和非油類進口等對此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撐。拜格甚至提醒防止出現經濟過於“興奮”的情況:“中國正處於結構性經濟放緩的軌道,但是穩定的增長是長期的現實,不會是一時的。”

另外,美銀也有報告指出:對中國GDP增長的預期是6.4%,隨著貿易形勢的穩定,出口在下半年會企穩,進口也會相應增長。英國支點資產管理公司(Fulcrum)在與中國相關研究中同樣有類似的表述:中國經濟周期性復甦正在加速,支點旗下“即時預測”(Nowcast)報告指出,“有激勵意義的是,中國經濟正在從2018年年底的放緩中逐漸恢復,經濟活躍程度正在回暖,近期的經濟增長率處於中國政府設定的6%至6.5%的全年增長目標區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