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買房“按套內使用面積算”,房價會不會上漲?

近日,住建部發布38項住建領域全文強製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涉及住宅項目規範、非住宅類居住建築項目規範、民用建築通用規範、園林工程項目規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規範等38份規範的修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條: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也意味著,近年來輿論密切關注的“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現象有望終結。

截圖自《住宅項目規範(征求意見稿)》

不過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不少購房者開始擔心,開發商會不會因此提高售房單價?會不會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式,造成新一輪房價上漲?

取消公設面積導致房價上漲?

《新華每日電訊》曾評論指出:公設面積問題積弊已久,越漲越多的公設面積實質上已經侵佔百姓的利益,也損傷了市場經濟的公平與公正。近幾年,為回應民眾訴求,廣州、北京等地也開始出現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的探索。人們期待著相關職能部門在研究房產調控政策之時,能正視公設面積亂象,探索更科學、合理的計價方式,切實保護百姓權益。

而對於大眾而言,取消公設面積是否會對房價造成影響也多有討論。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對購房者而言,只是計價方式有所改變,對房價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江瀚稱,自從國家對房地產從嚴調控之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已經成為房地產的一個主基調。所以各地也都相繼頒布了對房地產限價的調控措施,此次新規的頒布,將有可能對原先的房地產每平米限價進行一定的突破,這個時候就需要各地監管部門密切關注,嚴防房地產開發商在進行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切換的時候,對原先的房子進行變相漲價的行為,從原則上來看,應該保持這一個房屋總價不變,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切換的一個思路進行。

套內面積計價對誰影響最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指出,是否套內計價政策對於購房者實際購房成本基本無影響,主要影響的是部分打著政策擦邊球賣低得房率房子的開發商。另外,對於購房者而言,物業費等因為建築面積衍生的收費也有可能降低。

張大偉稱,公設面積並不是越小越好,不計入面積價格,意味著開發商同樣可以提高套內單價,另外如果開發商過度擠壓公設,會導致社區品質下調,包括樓道、會所、大堂等公共面積縮水。

對於購房者而言,張大偉稱,套內面積計價影響最大的是預售屋銷售,對於成屋和二手房,購房者更容易計價。從套內計算價格看,全國已經有重慶等個別城市落地,的確更有利於購房者,對於開發商而言減少了灰色利益。

取消公設面積意義在哪?

江瀚表示,取消公設面積的意義在於,一是杜絕房地產開發商通過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之間不同來獲取不當利潤。二是讓所有人真正能夠享受到你買房所使用的面積,就是你買房的面積,避免出現我花大價錢買了100平米的房子,實際上居住的只有70平米的這種尷尬境地。

不過,此前業內也有不少觀點認為,對未來房產稅的頒布進行一定的鋪墊。

張大偉也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頒布套內計價模式,需要考慮之前已經入市的項目如何銜接的政策。從未來趨勢看,國內有很多獨有、少有的房地產交易現象,比如公設計價、預售屋銷售、二手房雙邊代理,這些都隨著房地產市場發展有改變的可能性。

新聞多一點>>

北京按套內面積賣房已執行16年

2003年12月1日開始執行的《北京市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中明確,預售商品住宅實行以套內建築面積計價。在2008年修訂時,則進一步明確:新建建案轉讓應當按照套內建築面積計價。

北京豐台區某住宅門廳處貼滿廣告。中新網 謝藝觀 攝

所謂“套內建築面積”,是由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和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由此來看,套內使用面積其實相當於套內建築面積的一部分。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貯藏室、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其實在16年前,就已經有套內面積計價是否帶來房價上漲的傳言。當時國土部門負責人還特意解釋,採用套內建築面積計價,表面上看房價上漲了,但由於計價面積的減少,購房人實際負擔的總房價款並不會發生改變。

“重慶經驗”證明,按“套內面積”買房不會影響房價走勢

在北京頒布政策對2003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曾公布:2003年上半年消費者關於建案計量方面的投訴為6727件,而其中有相當部分是購房人對公設面積提出的異議。北京頒布政策前一年,重慶已經率先開始實施按套內建築面積賣房。重慶市在2002年的實際經驗表明,按套內面積預售商品住宅,面積糾紛達到了零,而房價的走勢基本不變。

資料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