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暑期牙套矯正,避免走入六大常識誤區

又是一年暑期牙齒矯正黃金期,家長們也在幫孩子規劃假期要參加那些興趣班、補習班,培養孩子。俗話說「始於顏值,終於才華」,家長們趁著假期是扎堆帶孩子到口腔醫院問診,但是呢,家長和孩子對牙齒矯正認識還不全面,存在誤區而遲疑了。

誤區一:牙齒不整齊並無大礙

牙齒畸形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影響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發揮,如咀嚼功能、發音功能、呼吸功能;影響面部的美觀 ;影響牙周組織健康及口腔衛生,造成齲壞(蟲牙))等。

誤區二、必須換完牙才能矯正

不同的錯頜畸形問題不一樣,開始矯正的時機也不盡相同。傳統觀念認為最佳矯治年齡為12-14周歲左右,乳牙全部替換完成。但當孩子存在「地包天」、嚴重的齙牙、「小下巴」、乳牙早失或滯留、恆牙未萌出及咬唇、吮指、口呼吸等不良口腔習慣時,應儘早到醫院就診。有些上下頜骨發育的問題要「發現即治療」,越早治療,引起的危害和面部的發育影響越小。

誤區三:把門牙排齊了就算是矯正牙齒

牙齒矯正是通過輕的矯治力誘導牙齒移動,是一種緩慢的生物改建過程。正畸治療不僅是排齊門牙,更重要的是使上下牙齒特別是後面的大牙建立穩定的咬合關係,恢復良好的口腔咀嚼功能。

誤區四、牙齒矯正一定要拔牙

拔牙成為很多人對牙齒矯正望而卻步的一個原因。拔牙的目的在於提供矯治間隙,解決牙列擁擠、前突的常用手段,拔牙留下的額間隙,通過正畸治療能讓牙齒最終排列緊密,恢復正常的牙齒鄰接關係,不會留有牙縫,更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誤區五:牙齒矯正易導致牙齒脫落

有些家長擔憂,牙齒矯正會造成年老後牙齒鬆動,甚至牙齒早脫,這個觀點是不科學的,這是將牙齒正畸和牙周病混為一談,真正引起牙齒鬆動和脫落的元兇是牙周病。

牙齒矯正是通過輕的矯治力誘導牙齒移動,是一種緩慢的生物改建過程,被移動牙齒的一側骨吸收,另一側骨新生重建,最終使牙齒移動至正常位置。不可否認,牙齒在矯正過程中由於受力和牙槽骨改建,鬆動程度會增加,但正規的正畸治療是不會對牙齒、牙周組織產生創傷。

誤區六:牙齒矯正時間越短越好

因為牙齒矯正都要戴上牙套多少都會影響個人的美觀,有些人還會擔心影響生活和工作學習等要求醫生縮短矯正時間。這是不可取和不科學的,牙齒矯正根據嚴重程度不同,治療的方案也不同,一般一至兩年左右,這個過程需要堅持。

在進行牙齒矯正前一定要對矯正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不要走入一些常識誤區,這樣才能順利擁有一口整齊的牙齒和美麗的笑容。

註:文章來源網路整改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