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訪姚明:別把自己想得太高 要把擅長的事情做精做好

採訪/張蕾

撰稿/陳月澤

廣西南寧,五象山莊酒店8號樓的貴賓室,姚明坐在了騰訊體育專訪攝影機鏡頭的對面。

採訪開始前,姚明剛剛度過了一個忙碌的上午,他參加了當地小學的探訪活動,參加了眾多奧運冠軍出席的慈善論壇。一年一度的姚基金慈善賽,是姚基金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姚明則更是焦點中的焦點。

兩年前,自從姚明就任中國籃協主席開始,他承載的關注變得更多,他肩負的責任變得更大,但他對於公益事業的堅持卻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用他自己的話說:“很多時候沒有什麽捷徑,辦法就那幾種,只是需要踏踏實實去做。”

他從不願意過多標榜自己有多麽崇高,而更願意俯下身子,做一個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做“答應”,不做“貴人”

——“把事情做精做好,其他不用過多考慮”

早些年,為了號召更多NBA球員來華打慈善賽,姚明乾脆挨個給這些自己在NBA的球員朋友們打電話。現在他公務繁忙,已經不再有時間和條件允許他這麽做,“我們有很多合作夥伴,減輕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不需要每次都這麽去做,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姚明說。

創立於2008年的姚基金,到如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現在合作夥伴越來越多,整個團隊也變得越來越專業。在姚明看來,這個日益完善的組織,也帶給了他更多的信心。

“大家都有一個很大的目標,雖然每個機構目標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的目標。當這個目標足夠大的時候,只靠個人的影響力不足以去支撐,它需要一個機構去完成。機構代表各種各樣專業人士團結在一起的力量,可以把這件事做得更好。從個人過度到一個組織,因為任何一個事情要想做到,都要最後形成一個組織。”姚明說道。

我們問姚明:“白岩松曾經說過,姚明是中國籃球的貴人……”

問題剛一問到這裡,姚明笑著打斷了一下,“我還是做答應(明清時對近侍太監和宮女之稱)吧……”他接著說:“別把自己想得太高,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就好,把事情做精做好,切口找準一點,做深一點,這樣做事最有效果,其他不用去多考慮。”

過去姚明會抽出時間,親自探訪鄉村小學。現在因為時間的關係,他已經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但在他眼中,形式不一定要一成不變,不變初心,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麽去鄉村小學,第一真正體驗一下生活,第二利用我這樣一個大的目標,提升一下社會的關注度,這兩者是不可分的,但是這兩個達到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這些群體。所以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大家關注到姚基金在做什麽,但姚基金做事的方向是不會變的。如果要達到鄉村小學支教這個目標,我可以有很多辦法,不一定要拘泥於這一種形式。但我們的初心是沒有變的。”姚明表示。

姚明曾經是運動員,是競技體育的參與者。競技體育,進步和提高可以用成績來量化,而慈善事業的發展,究竟可以如何去衡量?

姚明回答說:“其實我心裡邊一直有一個小目標,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基金會可以來一個應聘者。這個應聘者可以告訴面試官,當時我是因為姚基金的幫助走出了大山,我希望可以來到這裡幫助更多的人。”

當被問及參與慈善事業的這些年,自己得到怎樣的改變時,姚明說:“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很多時候不知不覺被改變了,自己都不一定能察覺得到,自己都想不起來差異化在什麽地方。就像可能你從前喜歡吃鹹的,現在喜歡吃甜的,當你吃甜的的時候,可能你都想不起鹹味是什麽感覺一樣。”

今年的姚基金慈善賽一系列活動上,都出現了姚明女兒姚沁蕾的身影,為什麽會鼓勵女兒更多參與其中,姚明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參與公益項目,確實可以改變一些人,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因為有太多事情要做,也有太多完不成的事情,理想是非常豐滿的,但是現實又是骨感的。當你感受到這個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被改變了。做公益也是一樣,我們希望可以做得更好,但現實是我們做到現在這個階段,和理想當中已經有很大差別了。”姚明說,“而這個過程本身讓人變得無力,然後就是渺小,當你變得渺小的時候,你就會用一個相對正確的態度,面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我也希望這種心態可以影響到下一代人。”

十餘年的堅持,心態依舊

——“很多事情其實沒有捷徑,你需要用笨辦法不斷嘗試”

作為一名體育人,如何去面對當下中國“體教分離”的現實,是姚明無法回避的一個話題。很多人都認為,體教分離的局面一天不得到根本性改變,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就會受到製約和束縛。姚明更能夠感受到現實存在的桎梏,但這並不會影響他做事的恆心。

“我感覺在社會各界,不管政府還是民間,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意識到教育的問題所在。這裡面有些小問題,其實大家可以看出來。比如過去兩年被大家宣傳的屠呦呦,如果大家用心閱讀這個故事,你會發現很多事沒有捷徑,很多時候你只能用一個很笨的辦法,一個一個去試,到最後發現一個結果。”姚明說道,“只不過我們要找到一個方法,大家的目標已經很明確了,不管是政府、學界還是其他的領域。很多事都是需要踏踏實實去做,這就是為什麽屠呦呦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不是她一個人,而是一批人,是一個時代留下的結晶。”

慈善賽當天上午的公益論壇上,姚明坐在場下,聽著一個個奧運冠軍們的發言,他的心裡也在不停地思考。

“我今天看王軍霞、陳一冰、莫慧蘭這些冠軍們的發言,作為運動員來說,我們實際上跑道就是那一條,跑就是了。我們用最笨的辦法,加上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成為了行業裡走上領獎台的人。但是可能世界上很多事辦法就那有限的幾種,我們只要踏踏實實去做。”姚明說。

現在姚明擁有多重身份,他是中國籃協主席,是中國籃球的領航者;他是CBA公司董事長,是聯賽的掌門人;他是姚基金的創始人,是中國體育公益事業的重要參與者。

我們問姚明:“其實對於你來說,跑道還是挺多的?”姚明則回答說:“如果你心態不對,會挑花眼的,我不喜歡這種挑花眼的狀態。”

這些年,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迅速,體育公益也開始在公益事業裡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姚明認為,對於體育賽場上的冠軍和優秀的運動員們來說,他們其實內心充滿著做事的動力,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展現力量的平台。

“我還是認為要多給他們(運動員)創造機會,關鍵你要把機會給他。如果運動員沒有一種改變世界的決心,他是成不了世界冠軍的,如果他想改變世界的話,他不一定只有拿冠軍這一條道路,通過做公益他也能改變世界。”姚明說道。

從昔日成功的運動員,再到如今成功的管理者,姚明的身份不斷發生變化。但慈善事業參與者的身份,卻始終沒有變。對於一項事業十餘年的堅持,姚明說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再簡單不過。

“我的心得就是踏踏實實,一點一點做,這沒有捷徑。我對姚基金團隊的體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個速成班可以做成的,是我們做了那麽多年之後,沉澱下來的東西。”姚明說,“如果連我們那麽一小撮人沉澱下來都要用12年,那更多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總有人要去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我也希望可以加速這個過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