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何貴蓮:鐵血柔情亦紅顏,女警也有大作為

講述者:何貴蓮,深圳市警察局龍崗分局指揮處副科級警官

"我也要成為一名女警!"幼時,影視作品中女警察的颯爽英姿,總令我羨慕不已。她們正義凜然的形象,深深的定格在我腦海中。

懷揣著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的夢想,我憑著優秀的成績入讀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畢業那年,我如願穿上警服,成為一名女警察。

從內勤民警到情報民警,找到工作新意義

加入深圳警察後,我的首個職務是在基層派出所當內勤民警。內勤民警不像刑警,無需面對棘手的刑事案件;也不像交警,每天"全副武裝"……。內勤民警每天面對行色匆匆的群眾,辦理身份證資訊采集、新生兒入戶、死亡戶口注銷等業務,工作瑣碎、繁雜。

這份工作我做了六年,2012年出現轉折。這年休完產假,我重返工作崗位,猛然發現自己與警隊竟有些格格不入:同事們討論的案件、警察工作的方向、新技術在警隊的應用……我一無所知。刹那間,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一下子籠罩了我。

"再這樣下去,很快我就會被淘汰!"幾經思慮,我瞄準了一個新興的警種--情報民警,並快速學習,克服難題,2012年順利從內勤轉做情報。我反覆摸索不斷積累,半年時間從門外漢變為行家裡手。

同年,我帶頭組建了全市第一個派出所情報指揮室,與12名工作人員組成情報分析研判團隊,每天埋頭在千頭萬緒的資訊中,梳理犯罪脈絡,尋找犯罪線索。經過近一年努力,由我們團隊研判分析、提供情報,成功端掉11個犯罪團夥、破獲上百宗案件。

推廣反詐騙宣傳,我們是百姓的衛士

近年來,互聯網迅速發展,各大網購、網貸平台紛紛崛起,網絡詐騙警情出現爆發式增長,警察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小何,你能力不錯,情報分析工作乾得風生水起。現在網絡詐騙猖獗,也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一位長官說道。根據組織安排,我被調到了反詐騙一線,帶領180名"藍馬甲"迅速開展反詐騙宣傳。

"事非經過不知難"。現實中真實存在前腳我們實地反詐騙宣傳才結束,後腳不過三天就有人被騙報案的情況,而且這位上當受騙者完全出乎我們意料。2016年11月,我和幾名"藍馬甲"到某一銀行網點進行反詐騙宣傳,大堂經理熱心地協助我們,給來往的群眾派發反詐騙宣傳單,剖析詐騙案例。萬萬沒想到,這位高學歷、高智商的女大堂經理,三天后被一擊即中,讓"公檢法工作人員"給騙走50萬。

"是我們反詐騙工作流於形式,還是騙子太狡猾?"經歷這一遭,我真正意識到什麽叫任重道遠。為做好反詐騙宣傳,我們采取走街串巷,線下實地宣傳與"技術反製"網絡攔截詐騙資訊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開展工作,同時與時俱進,依托微信朋友圈強大的傳播力量,開展"影響100"行動。

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反詐騙宣傳"戰績"喜人:電信網絡詐騙警情開始大幅下降。藍馬甲隊伍也戰果頻出,他們一年主動攔截下來的詐騙案情就有200多宗,約1210餘萬元,幫助幾百個家庭避免了錢財損失。

社區警務APP上線,讓社區民警減壓增效

經過一年多有序運作,2017年3月,反詐騙宣傳工作步上正軌,我逐漸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另一項工作上--負責社區警務APP設計規劃。

社區警務工作是基層工作核心,但社區警務內容繁雜、業務邊界不清、業務系統繁多、數據不通,痛點太多。轄區各類治安要素數據陳舊、缺乏大數據支撐等缺點依附存在、互相交織。"能不能開發出一個簡單、高效、統一的移動應用平台,讓社區民警自己來管理梳理呢?"說乾就乾。我和團隊耗時3個月,先後走訪全市11個行政分局、200多個警務室,與近千名社區民警面對面問需納諫,為開發社區警務APP做前期摸底。

最終,我們利用人工智能輔助、大數據支撐、移動化應用等綜合手段,整合利用警務雲多種服務平台,構建了社區警務APP,通過移動化、智能化、大數據賦能社區民警,實現塊責任管理,推動社區警務工作共享智慧新常態。

2017年7月,社區警務APP在深圳全市推廣應用,得到廣大社區民警的歡迎與好評。今年11月,社區警務APP被警察部評為全國警察基層技術革新獎一等獎。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轉眼間,從警路,我已走過十二年。十二年的風風雨雨,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有過喜悅也有過疲憊,唯獨沒有後悔選擇警察這個職業。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警察事業,這是我一輩子的驕傲。警察這個職業崇高且充滿敬畏,它震懾犯罪,弘揚正義;它剛毅卻不乏溫情,讓我的巾幗柔情平添一分英氣。我,深愛著這份職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