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年3000名兒童被噎死,另類解讀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頂你的肺」


我國每年有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因氣管異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名。

「上海四年級小學生吃飯噎死」

「一歲半姐姐喂弟弟玉米粒,致其卡喉死亡」

「10月大的寶寶吃葡萄被噎,送醫搶救無效身亡」

這類異物卡在了氣管裡,引起嗆咳、喘氣等一系列呼吸困難的表現,甚至導致窒息死亡的病症,醫學上叫氣管異物堵塞。

發生意外很突然,發生時間非常短,整個過程超緊張,後果很嚴重,家長們要高度關注呦,深讀君這就來講一講!

先來看看,食物怎就進入氣管了呢?

氣管在前,食管在後,挨在一起,共用一個入口:咽喉。

食管,是食物走的通道。

氣管,是氣體的專用通道,除了氣體啥都不能進,為防止食物闖入,就在自己頭上裝了個自動門,醫學上管這個門叫會厭

會厭平時是敞開的,方便氣體進出,當人開始吞咽時會立刻關閉,封死氣管的入口,不讓食物亂入。

「巧克力讓哥哥搶走了!哥……」

時間定格,我們趕緊去氣管看一看。

剛吞咽了一半,食物正往下落,會厭瞬間落下,準備封死氣管的入口,小孩突然暫停吞咽開始說話,會厭恢復敞開,食物繼續下落,就進了開著門的氣管。


食物亂入,氣管的內心是拒絕的,來,咳嗽,把這貨吹出去。

怎吹不動?

氣管受到強烈刺激,開始收縮,一卡,一縮,一絲氣也沒法通過啦。

沒了空氣,人最多只能活幾分鐘。

送醫院來不及,急救又不會,生命就在這幾分鐘裡溜走啦!

「深讀君,這個能預防嗎?嚇到我了!」

有兩個大坑,躲開就沒事啦!

一號大坑,亂吃。

堅果、果凍、橡皮糖,這些東西大小正好,嚼不碎,咳不出,一旦卡住,灰常危險。

花生醬、年糕、湯圓,這些又軟又粘的食物如果粘在喉嚨口,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也是很危險的。

二號大坑,不好好吃。

吃飯時嬉戲打鬧,奶奶追著孫子喂,看著卡通片吃飯,孩子哭鬧時拿吃的堵嘴……

這些都很容易讓孩子們注意力轉移,暫停吞咽這個動作,會厭重新打開,氣管失去保護,食物進入氣管,發生意外。

重點來啦,一旦發生意外,該怎麼做?

如果把氣管比作氣球的嘴,肺就是氣球,如果氣球嘴被異物卡住,用力一捏氣球,巨大的氣流就能帶走異物,一個彈射,異物飛出

如果氣管被卡住了,怎麼才能用力去捏肺,給食物一個彈射呢?

肺在胸腔裡,胸腔下面連著腹腔,兩腔之間有一層膈肌。

人一按肚子,腹腔變小,腹腔內的氣壓升高,頂起膈肌。

膈肌上升,胸腔變小,胸腔壓力升高。

肺受到壓迫,大量氣體瞬間湧出,氣流帶走異物。

這個方法就叫做海姆立克急救法,核心就是,頂他的肺。

深讀君演示一下具體操作。

如果發生意外的是孩子,一隻手掌托住寶寶的胸部,將孩子頭低腳高地放在大腿上,另一隻手拍孩子的背心,直到拍出異物為止。

成人發生意外怎麼做?

首先站在病人的背後,來個後背式擁抱,然後一手握拳,拇指側頂在病人上腹部,就是肚臍以上、胸廓以下的位置。

接著另一隻手抓住拳頭,快速向內、向上用力壓迫病人的腹部。

你可是隔著厚厚的脂肪去頂他的肺呀,要快速、大力、一擊即中!

如果病人昏迷了,把病人放平躺下,施救者騎在病人腰部,握緊拳頭,手臂伸直,用力推病人的上腹部,直到異物被吐出。

如果獨自一人時被噎住了,怎麼自救?

握緊拳頭,將拳頭靠在椅背上或桌邊,對準肚臍上方,使勁撞向拳頭,直到把異物撞出來為止。

重點:用力的方向一定是向內、向上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撞擊時,可能會對內臟造成傷害,所以急救後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深讀君希望,大家都花個3分鐘,掌握下這個救命的知識。

深讀君更希望,明年看不到那3000個孩子發生意外的新聞。

傳播知識靠大家,親,轉一個唄!救命的知識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