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要五度,看完你就明白了

古人雲,「寧事溫補、勿事寒涼」.現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從小生活在冷氣機、冰箱、冷飲無處不在裡,女性們更是為了美麗穿露臍裝,露背裝。大量使用寒涼藥物,激素。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騎電動車,損耗了身體的陽氣,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體各系統功能失調,被寒涼所傷,而引發了各種疼痛,亞健康,終身病,慢性病。

艾灸為什麼能治病,因為艾能補人體純陽。《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說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的是否充足與人體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發生,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如果我們把陽氣算作一百,那麼人從生到死,就是陽氣從一百到零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從生到死,從健康到疾病,就是陽氣的消耗過程。故而養生、治病貴在於保養陽氣、強壯陽氣。陽氣強壯固密,營衛調和,就可以防禦外邪之;脾陽健壯,就可運化精微,營養;腎陽充足,能夠推動整個機體氣血的循環運行,五臟,強壯身體,激發自愈力,使人之壽命延長。這正是中所講的「陽精若壯千年壽」「陽精若在必能生」養生境界。

艾灸要五度,灸法是最具傳統特色的中醫藥療法。《靈樞。 官能》雲: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則強調: 「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研究發現45度/46度艾灸的降脂、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功能與預防動脈硬化等效應均優於38度艾灸; 45度艾灸的抗炎效應優於38度艾灸。但也並非溫度越高,效應越強,國內有學者認為絕大多數情況下,當溫度到達50度時,繼續升高溫度,艾灸熱刺激的作用不再增加。這些研究結果初步提示適宜的溫度是艾免取效和提高療效的關鍵因素之」。 有學者提出適宜的艾灸溫度為43-45度,認為該溫度既可激活穴位局部TRPV1,同時又可使病人耐受。

那五度艾灸有什麼優勢?

1、良好的溫度控制

經過上萬次的試驗,五度艾灸可將溫度控制在38 50C之間,使溫度保持相對恆定;

2、艾灸時間的延長

五度艾灸貼由雙層結構組成,可調節的進氣孔,使較直接在空氣中燃燒延長510分鐘,且餘溫還可保持兩分鐘以上;

3、採用唐代《備急千金方》中「灸不三分,是謂徒冤」,即艾柱底面直徑不得少於三分,將底座按唐代三分開發;

4、可多穴同時施灸,方便實用。

那我們常灸的穴位有那些?

1、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而有橈神經淺支,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並有手背靜脈網,近側為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主治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直刺0.5-0.8寸

2、內關穴

內在之關要。在《靈樞·經脈》中又被稱為「兩筋間」,是心包經上的一個穴位,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此穴有通經活絡之功,主治胃、心、心包絡疾患以及與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有關的臟腑或肢體的病變。內關穴還善於治療心痛、脅痛、胃痛、反胃、 胸脘滿悶、脅下支滿、腹中結塊以及瘧疾等病症。

3、足三裡

足三裡堪稱人體穴位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無論是艾灸專家還是入門級的灸療愛好者,無不知其大名。經過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裡穴,能夠防治二十多種疾病,又無一絲的毒副作用,確實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強壯身體、提高人體免疫、增強抗病能力、有益壽延年的功效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前沿一橫指。

足三裡位於膝眼外下四橫指,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的功能。胃和脾互為表裡,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生命的根本,故常灸足三裡,四季脾旺不受邪,不但能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濡養全身而且可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