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有3種,迴避型很常見,最後一種才健康!

文丨天使愛媽咪


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很少有一個輕鬆愉快的、較長時間的對話;有的家庭孩子會和父母無話不談;有的家庭,孩子成了所謂的媽寶男,動不動就說我媽怎樣怎樣。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小時候親子關係的相處模式,這和孩子性格還有父母的性格都有關係。等孩子長大之後,他有很大的可能會保留兒時和父母之間建立的關係類型,但也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改變,使親子關係呈現出新的模式。

那麼好的親子模式是怎樣的呢?心理學家把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分成三類,分別是迴避型、焦慮型和安全型。

怎麼判斷自己和孩子之間關心是怎樣的呢,其實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看出來。比如或孩子剛開始去幼稚園,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對大人的依戀程度就會體現出來。

一、焦慮型

孩子如果是焦慮型,那他的問題就比較容易暴露出來。這樣的孩子會在進幼稚園的時候大哭,抱著媽媽就是不讓她離開,媽媽想盡辦法都不行。這樣的孩子對離開媽媽表現的特彆強烈。

這樣的孩子往往特別聽媽媽的話,他們和媽媽之間的紐帶關係特彆強烈,但也表現為孩子對外部世界的關心度不夠,這個時候如果媽媽特別能乾,孩子很可能會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二、迴避型

迴避型的孩子的問題常常被父母忽略,以為他們經常會克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你送他去幼稚園,他可能不想去,但是他並不會表現出來,放學後你去接他,他可能也不會向你飛奔而來。

這樣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往往比較疏遠,而且很可能被包裝成懂事的形象受到別人的誇讚,但要知道,小孩子都是渴望被愛的,他們都會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對親密的關係也十分渴望,所以這一類關係的父母要多陪孩子玩耍,多向孩子表達你們的愛意。


三、安全型

最健康的一種關係就是安全型。這樣面對陌生的幼稚園也會有擔憂,離開媽媽時也會表現的依依不捨,但是這樣的情緒在他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媽媽走了之後也能儘快的融入新的環境。

這樣的孩子能很好的處理和世界的關係,陌生的環境對他來說並不是可怕的,他也能理解暫時離開媽媽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同時,他們會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回合父母進行情感的交流,這樣的親子關係最為健康。



小結:如果孩子和父母是焦慮型的關係,那麼父母就要注意讓孩子多和陌生人交流熟悉,給他找一些小夥伴,然後慢慢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如果孩子是迴避型,父母要和孩子多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和孩子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你和孩子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如果也存在一些問題,父母需要做出努力,把你們之間的關係變成健康的安全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