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引火歸元」的原理

命門相火學說是引火歸原的理論基礎。引火歸元,也稱引火歸原,又名導龍入海,是治療元陽浮越,腎火上升的方法。引火歸原的「火」,又稱「相火」、「命門之火」、「龍雷之火」、 「浮陽」、「浮火」等。.

「相火」一詞源於《內經》,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間·天元紀大論》)之說.君火居於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於下焦,溫養臟腑,以潛藏守伏為宜.君火和相火在人體內,一主後天,一主先天,各安其位,共同維持機體的正常活動.命門相火與心之君火相通,君火為神用,相火為根本,君火是由相火派生的。

劉河間首創命門相火之論「左腎屬水,右腎屬火,遊行於三焦,興衰之道由此也。故七節之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門相火也」。相火繫於命仃,命門居於兩腎之中。腎藏真陰而離真陽,為水火之臟,陰陽之宅.若腎的陰陽水火平衡失調,就會出現陰虛陽浮,失約之火上升,或陰寒內盛,無根之火外越的火不歸元的病理狀態。

綜上所述,命門相火學說是引火歸原的理論基礎。

所以廣義的火不歸元有陰虛和陽虛之別。張景嶽指出:「虛火之病源有二,蓋一曰陰虛者能發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製火也。二曰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元也,此病原之二也」。

陰虛之火,臨床主要表現為腰酸疲乏,頭暈耳鳴,遺精早泄,口乾咽痛,兩顴潮紅,或面目升火,五心煩熱,午後潮熱,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系腎陰虧損,虛火上炎所致。

陽虛火浮,所謂「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原也」。在臨床上呈現出兩組相反的癥狀:一是腎陽虛,是疾病的本質: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軟,形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神疲乏力,男子陽痿、早泄、精冷,女子宮寒不孕,性慾減退,或見便泄稀溏,五更泄瀉,或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尺部尤甚等癥狀,如果臨床上單純出現上述癥狀,陽虛的辨證並不為難。二是虛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嶽全書·火證》所雲:「寒從中生,則陽氣無所依附而瀉散於外,即是虛火,假熱之謂也」。臨床上一般分為三種,即有戴陽和格陽、失位之分。

中醫引火歸元治療法,即將上越之火引導回到命門之中,方法是在滋陰葯中加入附子、肉桂之類溫陽之品。 引火歸元是張景嶽提出的。腎為先天之本,真陰真陽寓之於裡。若真陰不足,則陽無以依附,虛陽外浮,這是其一;其二,若陰寒內盛,格陽於外,出現真寒假熱現象;這些都可以使用引火歸元的方法治療。

「引火歸元」從本質而言,是用溫熱葯治療陰虛陽亢的方法,經常使用附子,肉桂等葯。但是我覺得即便是使用引火歸原法,出現第一種情況的時候,會在滋腎陰的葯中添加引火歸原的藥物,而第二種情況,無須說,定用大量回陽救逆之法。

而陰虛火旺,不單單是指腎陰虛。胃陰虛、肺陰虛這些位於上位的臟腑,沒有必要使用引火歸原法。還是隨證治之比較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