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光旭:藝術家應該更多行動

2018年9月11日,王光旭首次個展《隱力》在香港10號讚善裡畫廊展出。展覽由唐澤慧策展,集中展出了與磁鐵和鐵屑相關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呈現了藝術家巧妙地運用材料,展現出成脈絡性的創作過程。

==================

與眾不同的材料媒介

藝術家王光旭

展覽現場圖

藝術家王光旭在此次展覽中帶來的作品與磁鐵相關,他用這種特殊的材質詮釋了大家很少能感知到的磁場。他通過視覺化的方式,利用鐵屑這種非傳統材料展現出超出想象的質感和形態,遊走在物理與藝術截然不同的兩種學科之間。

王光旭《盆景》,綜合材料,52×47×35cm,2016年

王光旭《盆景》細節

與磁鐵的相遇

芭莎:出於怎樣的機遇選擇以磁鐵作為創作媒介?

王光旭:在作品中大量運用磁粉和磁鐵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兒時對這些的興趣。最初構思時,我看到暖氣片上的磁鐵,想到可以根據磁場創作。腦海中突然出現這樣的想法,材料與此吻合,就開始以磁粉和磁鐵作為媒介進行深層研究。

芭莎:在嘗試的過程中,有哪些意外的驚喜?

王光旭:作品中的磁鐵大多是在廢品收購站找到的,我回到工作室開始在暖氣片上試驗各種可能性。在嘗試的過程中,鐵屑的粉末狀產生像皮草的質感,再後來出現了像菌類的形態。當我有一個好想法時,驚喜總是不斷出現。

王光旭《無題》細節

==================

掌控與自由

去年,王光旭的作品曾經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例外狀態: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 2017》中展出,材料的特殊性讓不少觀眾駐足,對作品產生好奇心。他認為自己是創作過程中的中間人,因為材料在磁場力的作用下可以自行組織結合,從而不能對材料進行自由地控制。

王光旭《隱力》,磁鐵、鐵板、鐵粉,207×103×3cm,2017年

減少控制的權利讓作品更全面地自我講述隱力的特性,王光旭也在探索的過程中尋找了更多可能性。他談到:“我曾經很愚蠢地要控制材料,但後來發現不控制它反而有更多可能性。我和它處於平等的狀態,很多時候,它能告訴我怎麽做。”

王光旭《隱力》細節

與磁場力的較量

芭莎:鐵粉在塑形過程中很難處理,創作中遇到過棘手的問題嗎?

王光旭:重量應該是最棘手的問題。最開始嘗試的時候,我選擇在木板上進行創作是為了減輕重量,每個單塊磁鐵都有相吸相斥的問題。一開始,我想整齊地排列出形狀,所以用螺絲把磁鐵擰在木板上,一個螺絲固定一個巴掌大小的四方磁鐵。最初,我把正極的一面朝上,導致磁鐵之間相互排斥,沒有固定的磁鐵就會翻過去,很難控制材料。即便這次是嘗試釘在木板上,作品依舊非常重。後來,其中一件作品會放置正負極,但是數量增多的時候也會很難控制。

芭莎:如何平衡控制和自發性?

王光旭:我的創作過程更多是從材料出發,最大的材料也是本次展覽中展出的一件作品。之前的作品相對抽象平面,最近的作品更加三維,也需要我花時間去深入。磁鐵系列從2010年開始創作,總共有三個階段,從三維的抽象到具象。我其實有更多想法,但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實踐起來相對困難。在創作過程中,減少控制磁鐵的時候,反而作品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王光旭《高斯(小)》細節

王光旭《高斯(小)》,磁鐵、鐵板、鐵粉,40×40×7cm,2014年

==================

意想不到的結果

從浮雕作品到雕塑的轉換過程,王光旭不斷擴展材料的可能性。在以德國數學家高斯命名的作品中,鐵屑的絨毛特質形成了獨有的圖案和痕跡,以蜿蜒的方式展現出半控制磁鐵的效果。作品中有將近兩萬個紐扣磁鐵,更能看出藝術家平衡磁場和控制的用意。

王光旭《高斯2》,磁鐵、鐵板、鐵粉,230×106×10cm,2010年

作品《皮草》更是進一步探索三維的結果,在懸掛於天花板的磁鏈上,柔軟的鐵屑形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光旭《皮草》,鐵粉、磁鐵、鐵鏈,212×16×16cm,2015年

策展人唐澤慧認為:“粉狀的鐵屑在磁鐵的吸引之下,堆積、聚合獲得極為細膩的表現力和造型能力,呈現出如同皮草一般的光澤和質感,又或像蘑菇和苔蘚一般的生長性狀態。這種反差打破了我們對材料的慣性認知,在堅硬與柔軟,工業化和有機感之間,呈現出一種充滿張力的異質性美感。”

王光旭《皮草》細節

時間的痕跡

芭莎:每次創作的時候,通過怎樣的過程實現作品?

王光旭:每次有新想法時,我都會讓這個靈感在腦海中沉澱一段時間,然後用時間去檢驗這個想法。因為有時可能是腦子一時發熱,突然想實現一個想法。做與想的過程是不同的,完成一件作品的過程中有驚喜,也會受打擊。

芭莎:藝術家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去創作?

王光旭:我認為藝術家應該更多行動,尤其我的作品以材料為主,就會更需要去真正操作。藝術家並不一定比觀眾了解自己,很多觀眾所感知的事物要比藝術家所看到的更多。我更傾向創作出一系列作品,呈現一種脈絡性。

王光旭《無題》,鐵粉、磁鐵、鐵釘、木頭,50×43×26cm,2016年

==================

野生成長

王光旭的經歷與眾不同,沒有接受過傳統科班訓練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周圍人的潛移默化,一步步邁向藝術家的身份。因為擁有很高的自由度,他的作品也大多依靠自我對外界事物的感知,減少了學院派的限制和束縛。

王光旭《無題》細節

王光旭《高斯2》細節

幸運地前行

芭莎:作品更多呈現自己的經歷,還是以更巨集觀的角度詮釋?

王光旭:我的創作模式是在之前吸收的“營養”,之後就會生根發芽,沒有和政治、環境等問題有關,更多的是自我產出的一種想法。我的作品就是一種表達方式,把我的世界觀呈現給大家,所見所聞通過自己的消化吸收後再“吐”出來。

芭莎:怎樣的契機,選擇了藝術家這一職業?

王光旭:當我認真走上這條路的時候,我也沒有其它選擇。這一契機源於隨性,青春期的我似乎沒什麽理想,現在回想起以往,發現這是青春期不顧後果的結果。2009年,我才開始認真走上藝術這條路線,隨著時間推移,自信也逐漸增加。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正在展出

展覽:隱力

時間:2018年9月11日-10月20日

地址:10號讚善裡畫廊香港中環讚善裡10號

[策劃/齊超][編輯、採訪、文/張一凡][圖片提供/10號讚善裡畫廊]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