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產業高峰論壇 | 探索運動時尚的邊境(下)

7月6日,隨著ISPO Shanghai 2018展會現場的持續升溫,同期活動跑步產業高峰論壇也在會展現場吸引到了眾多觀眾的參與。在前幾天看完了ISPO Shanghai跑步論壇的上半場回顧後,讓我們來看看下半場嘉賓的精彩演講:

目前大家了解到,現在整個中國跑步、賽事、跑步消費、產品銷售,其實都是一個井噴的狀態,剛才我們也了解到在中國的跑步市場,它帶領全球的增長且增速已經差不多達到了30%,是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背後的因素第一個是跑步賽事的舉辦,對比15年,16年在數量上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超過了2.5倍;第二是參與者的數量,16年差不多接近300萬,較15年來講也翻了一倍,90%的增長。從參與者的性別比例來看,男女比為3:1。還有我們可以看到例如彩色跑,泥濘障礙賽,還有殭屍跑,電音跑等這種娛樂性質的跑步賽事,也是屬於雨後春筍,並且它們完全不是一個單純的跑步,其實表現的是一個生活的態度和方式,包括對生活、運動、健身還有很多東西的認知所以目前在慢慢發生變化。

現在通過我們整個全球的監測和研究,我們發現在時尚跟運動中間的那一條分割線,現在變的越來越模糊了。42%的鞋服會用於運動也會用於鞋服這一塊,58%的人群他們買了鞋服跑步以後,他們大部分時間會用在體育方面,體育裡面會包括跑步這項運動,雖然我們單看這兩個數字沒有對比,但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優勢。

我們在對比日本和韓國這部分來講,其實我們看第一他們的市場消費者第一個認可的就是顏值,這是對他們做購買決策非常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對功能的訴求,他們直觀的覺得這一雙鞋穿上非常舒服。

那你看在中國,其實沒有太多人在意,4%的人覺得低價是促進他們去做這個決定的,所以我們在做分享、數據的研究,我們也發現了,市場不同,消費者不同,還有整個對於決策的影響,其實因素都是非常不同的。所以這一方面在整個市場,他們在整個的產品研發、包裝、設計其實都在往這邊靠了,我們現在的一個研究課題就是運動時尚,其實他融入了很多咱們身邊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對生活的要求,對生活周邊的愛好,整個時尚已經開始慢慢融入到這一塊了。

品牌可以利用社群的影響力,還有市場其實希望品牌傳遞的不僅僅只是產品,更希望它能夠傳遞體驗,能夠提供一些改變人生的,或者說是更多具有長期影響力的一些活動。

這個社群是有點像工會的,就是通過一些運動獲得一些好的體驗,之後我們會表現出我們的感激之情,不僅僅是在社交管道上分享我們的體驗,為你的品牌去做傳播的工作,除此之外我們還會購買你的產品。

所以對於品牌來說,我個人認為,在未來不僅僅是把錢花在行銷上面,或者說開發一些長的特別好看的產品,而是說和消費者一起去溝通開發產品,和他們一起開發產品,和他們一起共同營造很多的體驗,讓他們可以參與到很多的活動當中,讓他們可以在一個非常小的社交群體當中,和朋友一起體驗,同時也可以叫一些新的朋友,共同營造一種回憶和經歷,這也是我看好的品牌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有很多的APP和很好的組織,讓我們看到社區可以成為品牌和社區與社區之間的橋樑。我們這個社群希望去打造這樣的一個未來,品牌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的這些行銷和資源讓我覺得應該把它變成品牌的一個工具,能夠讓品牌通過社群去更多地了解用戶。

所以我們真正想做的在於今天我們影響了多少人,跑了多少的距離,這些東西才能真正轉變成銷售和收入,不但讓品牌能夠受益,對我們普通人也能夠受益。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講走過體育產業的閉環以後,我們發現體育在生產IP的環節中有很多的問題,我們是走了三個流程。第一個就是通過自身的運營,檢驗每個產業鏈中的環節,以泥濘跑為例,從最開始的比賽我們所有都是要參與到比賽闖了中的每個環節,從關卡的製作、項目落地、市場行銷推廣,因為你不自己走過這個流程,你不知道之間有什麼坑,為什麼我們要自己參與呢?因為中國和海外市場的產業鏈不同。

當我們走完跑步的產業鏈以後,我們發現在跑步這個領域沒有很好的跑步健身的產品,這個時候我們去想有什麼樣的產品是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這個方面就源於雖然有很多人在跑步和健身,什麼樣的人需要把跑步和健身的體驗結合起來,其實軍事題材裡面有很多軍事化訓練的題材,是大眾有認知度,但沒辦法親身體驗所以就延展出來了這個產品。

我看待體育賽事IP,是從一個長期的凈資產價值角度去看的,把長期所有的現金流用折現的方式折到現在,取一個現在的資產價值,體育IP是隨著時間的增長IP價值會上漲的行業,所以非常值得你在一開始時候的投錢去做,並且打造出來IP屬於你自己的,產業鏈握在自己的手裡,那你的變現環節就有很多。

市場化運作水準高,海外的市場是高度標準化,而且資訊是非常透明化的,基於它有這麼一個穩定的市場基礎,達成交易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國外有比較標準的案例,可以迅速進入交易環節中。

IP的專業化程度比較高,能代表你有一套標準的模式,這個模式越完善,可全球化程度就越高,代表你在部門時間內可以迅速去做複製,這個被證明如果你想要做一個成功的IP,你有沒有能力把所有的生產環給標準化,這個就跟工廠一樣,如果出來的每雙鞋大小不一樣是沒有辦法進行一個量產的,這是我們現在中國很多的比賽面臨的問題,因為外國很多賽事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它在倫敦做的比賽品質跟在法國、義大利小鎮做的比賽品質水準是差不多的,而且它的採購環節、生產環節都是高度標準化的,這個時候可想而知產出的IP品質也是標準化的。一個成熟的供應商能夠解決你99%的問題,剩下1%的問題是需要其他去解決的東西。當你有非常好的供應商和產業上下的時候,你只要核心抓住你的品牌就可以了,去跟用戶傳遞你的理念,所以固有的產業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代表你服務的穩定性。所以我們不把賽事本身當做IP的本身,這個IP可以是任何事情,隨著比賽越做越多,延展的東西也可以做很多,它是你IP延展的環節之一。

對於這些品牌來說他們自身要成為一個品牌,它的品牌內涵是什麼,它的獲客資源從哪裡來,這些也是很重要的。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作為品牌商,作為零售商既想讓他多賣,同時也要保持價格的穩定性,不希望他們通過價格來實現銷售。

關於越野跑的定位和客群,一對一的服務一定要找有錢人,市場有很多需求,但不是有需求就有市場,如果你給他提供的這種服務成本他不願意高額利出成本的價格去購買,那就是偽市場,所以至少你要面對有錢人,他們相對好一點。

裝備這一塊,當然我們有不同的區分,越野跑鞋,全球360個億,跑鞋佔180個億,所以鞋是非常重要的。服裝在中國挺難做的,他們必須要強調專業性,否則作為普通的服裝來說不太有批量的規模市場,配件眼鏡腰包這些也有一些市場,集中度比較高。

說起越野跑的市場規模,比較多的越野跑市場,可能以上海為中心,主要是江蘇和浙江,另一個大的城市是北京,還有山東、廣東一些地方,還有偏遠山地資源比較豐富的賽事。

越野跑市場的規模,比較多的越野跑市場,可能以上海為中心,但上海沒有山,主要是江蘇和浙江,另一個大的城市是北京,還有山東、廣東一些地方,還有偏遠山地資源比較豐富的賽事。

我建議來看,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實力資源和足夠長遠的戰略思想,我也覺得進入這個行業要謹慎。第一在於培養初級越野跑者,因為這個市場的專業存量很少,你不要把你的心理預期放在存量市場,然後有一個很大的預期,就是它的專業市場很小。第二個結論是它在增長,就是仍然很小,但是在成長需要從長計議。第三就是將越野跑生活化,其實我們比鄰的國家日本,日本要不就是特別好的雪場,要不就是在交通邊上,駕車很方便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像健身房健身一樣,越野跑也是這樣子,對於有些條件的地區,包括在上海有一個四季公園,其實它也是輕越野,讓它越來越多的生活化。

因為青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旅遊城市,就青島這樣歷史悠久的旅遊城市來說,我們有著非常好的運動環境和運動條件,但是它和旅遊並沒有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在市區的浮山大大小小有23個山頭,我們可以設計不同組別、不同長度的賽事依託浮山我們可以設計4種賽事,一種是親子賽事,還有月季賽,我們設計成季賽,最終搞成每年一次的傳統賽事,希望我們明年能夠把這個賽事搞成國際邀請賽。

讓越野走近大眾我們嘗試了四種方式,第一種是做訓練營,我們之前做了一個非常有益的嘗試;第二種方式是親子訓練營,第三種方式我們就設計一套比較專業的賽事系統,一些專業的跑者可以體會系統的訓練,在實戰、理論、技巧以及綜合方面有一個提升。還有我們帶著KOL走進社區,帶領普通人利用現有的設施以及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做一些選拔賽,如果我們發現他們對越野有興趣,體能又可以達到越野要求的,我們會利用KOL的影響力把他們吸入到我們的系統當中來。

眾所周知,如果想健康跑步,跑的更持久,其實就需要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專業的事交界專業的人來做,其實不光是我們青島缺乏專業跑步教練,全國各地我想每一個城市都存在這個方面的困擾,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找到了國內頂級的跑步教練培訓機構跟他們進行合作。另外我們還有當地的醫跑救援機構,我們跟他們建立了一種有效的連接,他們給我們各項活動和各項賽事提供了救援保障。

就我們國內的消費氛圍來說,當然現在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醒悟了,我們可以花錢購買服務,我們要把我們的服務進行商業化、產品化,只有花錢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性所以我們會把各種服務做出差異的產品。

我希望把更多的品牌、更多的裝備和防護產品能夠納入到我們的體系當中來,其實這對於品牌商來說,這是一個精準植入。在任何一個品牌、產品,如果通過這個入口進行一個精準的植入,我覺得未來的商業前景其實都是不可限量的。

運動防護的主要兩個層次,主要的預防方式,我簡單羅列了5條主動預防,但不僅僅限於這5條,提高我們的預防損傷意識,第一條最重要的,你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坐在這裡就是在做第一條普及的內容,叫做運動防護的意識,第二點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我們比賽什麼的做好熱身運動,第三個是規律性運動,我不知道這個詞大家之前有沒有聽過,是指你有一定的計劃,一周不要求你每天都在訓練,但是一周至少保證3到4天的出勤率,而且訓練的內容、強度是不一樣的這樣才能預防你的運動損傷,最後一個是醫療急救保障,這個很正常,賽事有一些120之類的,並不是以我們為主導的,那個是很嚴重的傷了。我認為運動護具可以防護你所需要的區域,比如說大家可以看一下,頭帶,對抗性的運動一般會用頭帶,可以保護你頭髮的安全。還有肩、軸、護腕、護膝,還有環節,這是基本上在護具防護過程中你可以做保護的幾個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